[发明专利]中药综合疗法治疗纵膈肿瘤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6725.X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标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2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综合 疗法 治疗 纵膈 肿瘤 | ||
临床对患者初次治疗,左上纵膈肿瘤心脏、胸腺、食管称结缔组织,气积血结癥积,毒与高温活跃时造成肿块,积结于胸腺,造成软组织肿大压迫神经,使胸腔各组织损伤,功能受损。抗毒降温中药:金花、萝藦、延胡索、天冬、豆根、香茶菜、娥参、拳参、马尾连、白饭豆、白花蛇舌草、刀豆、藤梨根、三茶甙、半枝莲、薏苡仁、大黄、防己、当归、苟二茶、枳壳、赤芍等30种。所有中药都含有不同的生物成份,应对症下药。主要成份:胡萝卜素和隐黄素,抗氧化、阻止肿瘤生长,减少细胞伤害和癌细胞转移。蝴蝶梅黄素,化毒、抗炎,减少细胞坏死。磷酸脱氧酶,起降温。膦酸脱氢酶,使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所以增强抗膦酸脱氢酶;卅一烷,用于湿热,防止色与体,分离、转移。抗苯丙胺,是减少致癌物质,因苯丙胺有很强的延展性,是致癌根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采用中药配方治疗纵膈肿瘤,属医疗卫生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药常用活血化瘀、性温的中药治疗纵膈肿瘤。
自1998年采药,2003年实验。
做出六个样本,统一配方用料:葡萄糖(蔗糖代)、柠檬酸、苯丙胺(PPA)、胆汁(猪肚汁)、水。
工具:冷器、仪表、仪器。
做法:将水加热100℃时加入所有配料,直至220℃左右时,用听、观、闻、尝的方法。
根据病毒的性能采取凉药化毒,因肿瘤病毒从实验得知温药是病毒的苗床,根据纵膈肿瘤是结缔组织中的结构,此瘤的形成是毒与高温造成的,围绕脱氧降温配成30余种中药,金花、萝藦、延胡索、天冬、豆根、香茶菜、娥参、拳参、马尾连、白饭豆、白花蛇舌草、刀豆、藤梨根、三茶甙、半枝莲、薏苡仁、大黄、防己、当归、苟儿茶、枳壳、赤芍等。
其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学成份,每种成份有它治病毒的功能,纵膈肿瘤病因缺乏的生物成份与本配方内含的生物成份相应,例如:
胡萝卜素和隐黄素,抗氧化、阻止肿瘤生长,减少细胞伤害和癌细胞转移;
蝴蝶梅黄素,化毒、抗炎,减少细胞坏死;磷酸脱氧酶,起降温;
膦酸脱氢酶,使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所以增强抗膦酸脱氢酶;
卅一烷,用于湿热时,防止色与体,分离、转移;
抗苯丙胺,是减少致癌物质,因苯丙胺有很强的延展性,是致癌根源。
发明内容
根据六个致毒样本,是毒与热造成的细胞肿起坏死、扩散。治疗纵膈肿瘤配方用的是甘辛凉药解毒降温,坠热开结分别是凉性的甲、乙、丙、丁葡萄糖和氨基酸及钛类,对于坏死的细胞用含胰蛋白酶的中药吞噬毒细胞。
主要成份:胡萝卜素和隐黄素,抗氧化、阻止肿瘤生长,减少细胞伤害和癌细胞转移;蝴蝶梅黄素和毛茛黄素,化毒、抗炎,减少细胞坏死;磷酸脱氧酶,起降温;膦酸脱氢酶,使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卅一烷,用于湿热,防止色与体,分离、转移;抗苯丙胺,是减少致癌物质,因苯丙胺有很强的延展性,是致癌根源。
治疗采用三个疗法,即汤剂、丸散、膏药。丸散,不需煎煮,制成的丸剂或散剂;膏药,外用直接贴敷胸椎部位,起解毒、化毒、拔毒,使软骨不受侵害。
附图说明
图1是名色轻,成片鼓起、色暗,向四周扩散,吞噬色体,表面手摸有大小不规则的疙瘩,硬手,剖面白点成泡性粉状,有层形。
图2是名色重,用快速降法出现异常物,坏点少,小丘疹似的疙瘩,剖面颗粒状,不同的物体。
图3是名无色,(因体积小,照片放大)快速降法,效果较好,未鼓起,无粉性坏死,个别出现小物体。
图4是名绿点,有2个区,分绿点区、黄点区。正常降温法,绿色区出现光点,颜色不变;黄色区与物体只占小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标,未经张忠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6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气生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规避漏气的吸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