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毫米波测试过程中高效控制保护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7623.X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0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赵歌歌;鄢然;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6117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毫米波 测试 过程 高效 控制 保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毫米波测试过程中高效控制保护系统及方法,所述高效控制保护系统包括功率检测模块、弧光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控保系统、高压脉冲调制电源、打火保护器和回旋行波管;高压脉冲电源通过打火保护器为回旋行波管提供高压脉冲;功率检测模块对回旋行波管进行功率检测,完成回旋行波管的自动化测试;弧光检测模块对回旋行波管进行波导弧光检测,检测亮光时,产生关断信号控制控保系统关断打火保护器;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回旋行波管是否出气,并在检测到出气时,由控保系统切断打火保护器。本发明能够对大功率回旋行波管进行自动测试,且在测试过程中能够对回旋行波管进行的出气保护和打火保护,避免了回旋行波管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旋行波管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功率毫米波测试过程中高效控制保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真空器件长期以来依靠手工作坊式的研制,研制周期长、成品率低、一致性差、成本高,严重制约了电真空器件的批量化和用户定制化生产。
回旋行波管是一种将输入的微波信号进行放大的电真空器件,具有大功率、宽带宽和高增益的特点,已广泛用于电子对抗、雷达系统和高速无线通讯领域。回旋行波管由于其高频结构具有全金属结构、竞争模式较少、功率容量大等特点,已成为100GHz以上频段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电真空器件之一。回旋行波管这种高增益放大器件,对于功率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
为保证回旋行波管的正常使用,常常需要对回旋行波管进行测试,但是,就目前而言,回旋行波管测试难度高,试验周期长,需要专业技术人员2到3周实验调试,浪费了成本,耗费人员精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功率毫米波测试过程中高效控制保护系统及方法,能够对大功率回旋行波管进行自动测试,且在测试过程中能够对回旋行波管进行的出气保护和打火保护,避免了回旋行波管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功率毫米波测试过程中高效控制保护系统,包括功率检测模块、弧光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控保系统、高压脉冲调制电源、打火保护器和回旋行波管;
所述高压脉冲电源通过打火保护器为回旋行波管提供高压脉冲;功率检测模块用于对回旋行波管进行功率检测,完成回旋行波管的自动化测试;
所述弧光检测模块用于对回旋行波管进行波导弧光检测,当检测亮光时,产生关断信号来控制控保系统在使能信号作用下产生动作,关断打火保护器,从而起到对回旋行波管的打火保护;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回旋行波管是否出气,并在检测到出气时,输出信号到控保系统,并由控保系统切断打火保护器,实现对回旋行波管的出气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检测模块包括信号源、前置放大器、耦合器、大功率计和小功率计;所述信号源用于产生微波信号,信号源的输出端与前置放大器连接,前置放大器的一路输出端经耦合器与小功率计连接,前置放大器的另一路输出端连接到回旋行波管的输入窗,所述大功率计连接到回旋行波管的输出窗。
进一步地,所述弧光检测模块包括圆波导弧光检测头、控制检测仪和报警显示器;
所述波导弧光检测头靠近回旋行波管的输出端进行安装,包括多个光敏传感器,每一个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检测仪连接,控制检测仪的输出端与报警显示器连接;
光敏传感器用于对回旋行波管进行波导弧光打火检测,并在检测到亮光,通过对应的电平信号到控制检测仪;
所述控制检测仪,用于将对应的电平信号转换为关断信号,并生成同步使能信号,与关断信号一并发送给控保系统,控制控保系统在使能信号作用下产生动作,关断切断打火保护器,从而起到对回旋行波管的保护作用;同时,所述控制检测仪在电平达到设定阈值时,将对应的电压数值在报警显示器上显示,以达到报警作用。
所述控制检测仪还与远程控制中心连接,将光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传输到远端进行综合管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7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故障码和配件的关联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车辆故障预测建模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