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免疫磁珠技术的玉米赤霉烯酮前处理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7704.X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张学记;郗日沫;王鹏;刘向阳;雷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沭阳康源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南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疫磁珠 玉米赤霉烯酮 前处理试剂盒 应用 富集 粮油制品 有机溶剂 灵敏度 清洗仓 试剂仓 试剂盒 样本仓 漏检 洗脱 制备 扩散 饲料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免疫磁珠技术的玉米赤霉烯酮前处理试剂盒的制备及应用,该试剂盒主要由样本仓、试剂仓、清洗仓、洗脱仓等几个部分组成。本发明通过免疫磁珠的富集作用以及免疫磁珠在液体中充分扩散使得结合表面积扩大,免疫反应更加彻底,可广泛应用于饲料、粮油制品等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富集与分离,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避免漏检的现象;同时减少了大量的有机溶剂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品安全检测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免疫磁珠技术的玉米赤霉烯酮前处理试剂盒。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 (Zearalenone, ZEN),是一种主要由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和克地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玉米、大麦、小麦和高粱等谷物饲料及其副产品中,该毒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污染谷物、食品和饲料,直接或间接进入人类食物链,给人类和牲畜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给粮食工业、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和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生物组分的复杂性、待测物浓度低、前处理过程复杂等因素,现有的玉米赤霉烯酮的提取工艺并不稳定,造成提取玉米赤霉烯酮的富集效率低等,降低了检测分析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免疫磁珠是由作为载体的磁性微球和免疫配基结合而成的纳米级材料。磁性微球载体通常是带有氨基、羧基、羟基或巯基等化学官能团的磁珠,该官能团与不同的免疫配基如活性蛋白、抗体、抗原、亲和素、生物素等结合形成免疫磁珠。磁性微球载体具有超顺磁性特点。包被抗体的免疫磁珠作为固相载体,其上的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磁珠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在磁场作用下,迅速向磁场移动,使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达到分离特异性抗原的目的,这种分离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势。免疫磁珠的磁分离方法可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不需昂贵的仪器设备,不影响被分离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性状和功能,并由于磁珠特殊的性能,可以将免疫检测实现自动化,用于大规模样本的检测,其反应动力学较传统免疫检测方法快,并且具有更大的固相结合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免疫磁珠的玉米赤霉烯酮样本前处理试剂盒,用于样本中玉米赤霉烯酮富集于净化,以解决玉米赤霉烯酮样本样品净化分离操作复杂、分离效率低的等技术问题。免疫磁珠经过适量活化剂处理后,使得磁珠表面带有亲和配基,通过亲和层析法与玉米赤霉烯酮抗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偶联,得到富集玉米赤霉烯酮抗体特异性免疫磁珠,使用玉米赤霉烯酮抗体特异性免疫磁珠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溶液进行吸附,以富集和纯化样本中玉米赤霉烯酮,以便后续的测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免疫磁珠技术的玉米赤霉烯酮前处理试剂盒,该试剂盒由样本仓、试剂仓、清洗仓、洗脱仓等几个部分组成。样本仓用于放置样本的前处理溶液,试剂仓用于放置免疫磁珠,免疫磁珠上偶联了玉米赤霉烯酮抗体,清洗仓用于放置清洗液清洗,洗脱仓主要用于洗脱结合物。
基于上述免疫磁珠的玉米赤霉烯酮样本前处理试剂盒,主要包括以下:
(1)首先将样本前处理溶液放于样本仓中,抗玉米赤霉烯酮抗体免疫磁珠放入试剂仓,旋转混匀,然后将免疫磁珠加入到样本仓中,旋转重悬,37℃下旋转捕获30min,以实现最大程度地捕获样本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磁分离,弃去上清液;将捕获过样本的免疫磁珠在清洗仓中使用清洗液清洗,轻摇重悬,磁分离,弃上清;此过程可重复2-3次。免疫磁珠捕获玉米赤霉烯酮完成后,再经磁分离,从而实现玉米赤霉烯酮样本的富集净化;去除磁分离后的上清,沉淀即为捕获了玉米赤霉烯酮的免疫磁珠;
(2)免疫磁珠的洗脱
将步骤(1)中得到的免疫磁珠中在洗脱仓中加入洗脱液进行洗脱,室温震荡几秒钟,磁分离,上清液即为富集净化后的玉米赤霉烯酮样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沭阳康源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沭阳康源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7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