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拆卸一体化引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9569.2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5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苏刚;冯庆;马军;裴进明;刘同海;金海涛;刘成虎;陶宗虎;徐胡成;于涛;陈玉喜;许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博高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C19/00 | 分类号: | F42C1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郑直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卸 一体化 引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拆卸一体化引信装置,包括引信外壳、探测天线、信号检测电路PCB板、信号处理PCB板和电缆线,探测天线、信号检测电路PCB板和信号处理PCB板以嵌件形式与引信外壳一体成型,电缆线分别与探测天线、信号检测电路PCB板和信号处理PCB板连接,本发明可以大幅度降低引信产品的整体重量,提高了弹体的飞行稳定性,且信号发射接收易被穿透,在爆炸之后易碎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触发引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拆卸一体化引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战争的规模和信息发的发展变化,精确制导导弹武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引信作为精确制导武器中最后爆战斗部的关键部件更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引信按作用原理分为:触发引信、时间引信和非触发引信3种。其中,非触发引信是最能体现弹药先进性和最有可能实现发火控制智能化的引信;非触发引信的作用特点是引信不接触目标便能起爆,没有延迟时间和触发机构,完全依靠其敏感装置来感应目标的存在、速度、距离、方向,在距目标一定的距离时即可起爆弹药,故也称为近炸引信。据了解,目前国内近炸引信的壳体一般采用金属材质,这样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引信的外表结构基本上都是弧面和抛物线面,是为了降低风阻;内部结构很是复杂,因为里面需要装载很多配件,还要有效的配合装配每个模块。如此结构其制造方式基本都是四、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而成的,其加工成本很高,加工时间很慢。
2.引信采用金属材质重量较重,重量越重影响到弹丸的质心变化,从而影响弹丸的飞行稳定性。
3.引信属于消耗物品,发生战争时生产数量极大,若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批订单,运用数控机床加工难以快速批量生产,影响战机。
4.目前引信都采用的是连接装配的工艺模式,若发生装配不到位、限位不准、累积公差大和匹配不上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实际使用;在组装上拆装螺钉很耗时间和人工,有的员工会出现工作疲劳少安装螺钉或者是安装不到位更是增加了检验成本。
5.引信战时消耗量极大,因此平时必须储存大批引信。一般要求引信储存10-15年后各项性能任能符合要求,由于长时间的储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组装式的产品将对防尘、防腐、防水、防锈和防氧化等要求更高,并需要耗大量的人力去检验。
6.引信作为武器系统的一部分,影响武器系统的高效发挥,保密、安全措施不容忽视,有的弹体出现故障不能引爆落在地面被人发现,又或者出现半爆和瞎火现象,此时需要安全和防拆。
塑胶是一种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最后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或可塑材料产品。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塑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塑料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塑料件正在不同的领域替代传统的金属零件,一个设计合理的塑料件往往能够替代多个传统金属零件,从而达到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制造成本的目的。因此针对上述金属壳体的不足,本发明在满足引信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外观等要求下,采用塑料件作为引信壳体,采用注塑加工工艺等方法,并进行射频、低频信号处理一体化设计,从而使引信设计加工简单、成本低,时间短、效率高、零件缺陷少、质量高。
申请号为CN200810233055.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塑结合人雨弹引信,该发明专利采用了钢塑结合,由下部的引信钢体部分和上部的注塑塑料部分组合而成,塑料上部注塑在钢体下部上,其注塑条件为塑料材料先干燥16h~24h后预热至85℃±5℃,再将引信体钢体部分先预热至85℃±5℃,在注塑机90MPa~110MPa压强下进行注塑,通过该方法把重量降低了一部分,解决了爆炸后残余破片质量偏大,落下造成伤害人员的安全问题。此外,该发明专利为时间引信,定距精度不高,难以保障实际需求,其钢塑结构经过注塑机繁琐结合才能合并,并不能一次成型产品,其花费的时间很长,不易满足生产需求;其重量也只能减去一半的重量,还增加工序的成本。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博高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博高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9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保护式火工品点火方法
- 下一篇:自保护式火工品点火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