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0245.0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8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陶江源;孙传杰;钱立新;卢永刚;李永泽;周婕群;陈伟;谭晓军;邓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翼无人机 头部保护装置 机身 光电设备 一端连接 撞击能量 固定的 前伸 首部 吸能 变形 防护 吸收 保证 | ||
1.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两侧的薄片,每个薄片包括:
一个用于与无人机机身的侧部固定的薄片后端;
一个通过提前碰撞和变形吸能对无人机头部进行保护的薄片前端,薄片前端的首部前伸超过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首部下伸低于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尾部与薄片后端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薄片前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三弧形部向下弯曲,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均向上弯曲,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非接触的一端向上翘起,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接触的一端低于无人机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弧形部的弯曲度为115°,第二弧形部的弯曲半径与第一弧形部的弯曲半径相同,且均为第三弧形部的弯曲半径的两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薄片后端的前端、中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一螺钉组、第二螺钉组和第三螺钉组固定在无人机机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薄片后端上设置有多个为减少总体质量的镂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薄片采用2A12铝合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02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无人机雨天飞行的阻力减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螺旋桨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