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0586.8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7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勇;黄艳辉;周信尧;张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20 | 分类号: | A01N65/20;A01N65/08;A01N63/02;A01N35/02;A01N37/40;A01P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王文伶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诱剂组合物 蟑螂 制备 引诱 昆虫引诱剂 水杨酸戊酯 植物性粉末 安全卫生 内包装袋 气味散发 使用动物 蟑螂效果 胶粘板 透气孔 信息素 配比 叠加 封装 昆虫 散发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动物昆虫引诱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按一定配比同时使用动物性粉末、植物性粉末、昆虫信息素和水杨酸戊酯并与其它组分构成引诱剂组合物,对蟑螂引诱力强、气味散发明显、效果持续时间长、安全卫生;将引诱剂组合物制成颗粒以及使用设有透气孔的内包装袋封装,均有利于引诱剂组合物散发气味,起到引诱力相互叠加提高引诱蟑螂效果的作用。本发明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制备形成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成品配合胶粘板用于捕蟑屋中,杀灭蟑螂的效果显著、效果持续时间长,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昆虫引诱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蟑螂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区域,其中常见的品种有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澳洲大蠊和黑胸大蠊等。蟑螂是一种食性繁杂、繁殖能力强,喜好栖息于阴暗隐蔽潮湿空间的害虫。蟑螂携带的病原体可传播痢疾、麻风、霍乱、结核等多种疾病,蟑螂还会咬坏污染衣物、书籍和食品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质量。随着商品流通频次加快和建筑空间密集分布趋势延续,蟑螂已成为家庭、商超、休闲场所和公共服务机构等常见的卫生害虫;灭除蟑螂构建安宁健康生活环境已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
目前,防治蟑螂产品中的杀蟑气雾剂、杀蟑烟雾剂、蟑香、杀蟑饵剂和杀蟑胶饵,其采用药物喷洒滞留、熏蒸触杀或者胃毒方式灭杀蟑螂,对使用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捕蟑屋是把引诱剂放置在胶粘板中央将蟑螂诱引至胶粘板上将其粘住,从而达到除蟑螂的目的,捕蟑屋产品因不含农药成分、使用方便、粘蟑效果直观,且具有不会对使用环境造成破坏等优点,逐渐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专利文献CN2351967Y中公开了一种粘蟑螂屋,但该粘蟑螂屋未使用引诱剂,其粘捕蟑螂范围有限。中国专利文献CN102499263A中公开了一种信息素引诱剂,并将此种引诱剂做成颗粒状或粉状,但如何封装该信息素引诱剂以使其在实际使用中发挥与实验相当的效果,该专利文献并未公开或并未作进一步研究,该信息素引诱剂的实际使用效果难以评估。中国专利文献CN1318299A公开了信息素诱引的病毒杀灭蟑螂系统,虽然使用了信息素引诱剂,但是通过蟑螂染毒方式杀灭蟑螂,这种产品的杀灭方式存在中毒蟑螂污染食物餐具等风险。
另外,目前市场上部分捕蟑屋产品只设胶粘板,未配合使用引诱剂,而其余产品虽包括引诱剂,但这些引诱剂存在组分单一、对蟑螂的引诱力弱、引诱剂形态不利于组分气味散发等缺陷,产品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灭蟑产品中使用的引诱剂存在组分单一、对蟑螂的引诱力弱、引诱剂形态不利于组分气味散发等问题,提供一种引诱力强、气味散发明显、效果持续时间长、安全卫生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以及该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形成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产品配合胶粘板用于捕蟑屋中,杀灭蟑螂的效果显著、效果持续时间长,且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优选的,所述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所述动物性粉末为动物整体或部分组织经干燥粉碎筛选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本发明使用的动物性粉末由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组织加工而成,具有性能稳定、气味明显,对蟑螂引诱作用强烈的特点。
优选的,所述动物性粉末选自鱼粉、虾粉、乌贼粉、蚕蛹粉、蚯蚓粉、猪肉粉、牛肉粉、鸡肉粉、鸡肝粉中的至少一种。鱼粉具有明显的咸腥味,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比例跟许多动物接近,是饲料中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虾粉和乌贼粉同样表现出明显的鱼腥味,对蟑螂有强烈的引诱作用;蚕蛹粉、蚯蚓粉、猪肉粉、牛肉粉、鸡肉粉和鸡肝粉均有浓郁的特征香味,诱食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0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