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耦合型线圈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1232.5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5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明久;山口大辅;新井隆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17/00;H01F27/255;H01F27/28;H01F27/29;H01F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吕秀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线圈 部件 | ||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包括: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一填料颗粒的第一绝缘主体;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二填料颗粒的上述第二绝缘主体;设置在上述第一绝缘主体内的第一线圈导体,上述第一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1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1匝;和设置在上述第二绝缘主体内的第二线圈导体,上述第二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2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2匝。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线圈导体的第一线圈面与上述第二线圈导体的第二线圈面相对,上述第一线圈面与上述第二线圈面之间的间隔T满足T≥g1×N1+g2×N2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型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磁耦合型线圈部件是包括彼此磁耦合的一组线圈单元的电子部件。作为代表性的磁耦合型线圈部件,有共模扼流线圈、变压器和耦合电感器。在这样的磁耦合型线圈部件中,期望一组线圈导体间的耦合系数高。
磁耦合型线圈部件例如利用层叠工艺制作。利用层叠工艺制作的磁耦合型线圈部件记载在日本特开2016-131208号公报中。记载在该公报中的耦合型线圈部件包括在绝缘主体内设置有线圈导体的一组线圈单元,该一组线圈单元以彼此磁耦合的方式配置。
该一组线圈单元以各线圈单元的线圈导体的线圈轴与其它线圈单元的线圈轴大致一致、并且该线圈单元彼此密接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提高该线圈导体间的耦合度。绝缘主体通过准备多个由绝缘性优异的绝缘材料形成的多个绝缘片、并将该多个绝缘片层叠而形成。作为绝缘主体用的绝缘材料,铁氧体被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1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改善了线圈导体间的耦合度的新型磁耦合型线圈部件。本发明的上述以外的目的通过说明书整体的记载能够明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包括: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一填料颗粒的第一绝缘主体;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二填料颗粒的第二绝缘主体;设置在上述第一绝缘主体内的第一线圈导体,上述第一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1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1匝;设置在上述第二绝缘主体内的第二线圈导体,上述第二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2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2匝。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线圈导体的第一线圈面与上述第二线圈导体的第二线圈面相对,上述第一线圈面与上述第二线圈面之间的间隔T满足T≥g1×N1+g2×N2的关系。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绝缘主体具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一填料颗粒,所以相比于由铁氧体形成的不含导电性的填料颗粒的现有的绝缘主体具有高的导磁率。同样地,由于第二绝缘主体具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二填料颗粒,所以相比于由铁氧体形成的不含导电性的填料颗粒的现有的绝缘主体具有高的导磁率。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使设置于该第一绝缘主体的第一线圈导体与设置于该第二绝缘主体的第二线圈导体磁耦合而形成的线圈部件的耦合系数,相比于绝缘主体不含导电性的填料颗粒的现有的线圈部件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1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向性磁瓦的导正结构及充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共模电感器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