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1484.8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李立民;朱世强;金孟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F25B43/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刘馨月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循环系统 主循环系统 换热系统 空气调节装置 热量回收 用电器件 冷媒 加热 回收 散发 制热效果 能效 能源 申请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装置。该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主循环系统和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用于将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的用电器件散发的热量回收并利用回收的热量对所述主循环系统上的冷媒进行加热。本申请提供的冷媒循环系统设置有换热系统,换热系统能够将用电器件散发的热量回收并利用回收的热量对主循环系统上的冷媒进行加热,一方面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优化了主循环系统的能效,提高主循环系统的制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长时间进行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由于室外换热器表面温度通常会低于0℃,使室外空气中的气态湿空气,凝结成霜,并在外风机的引流下布满整个室外换热器,堵塞室外换热器与空气的热交换,导致室内机出风温度下降,影响用户的舒适性,同时也危害着机组安全。
基于此,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化霜,在空调系统进行化霜时,四通阀换向,使得系统由制热模式转成制冷模式,室外换热器变为冷凝器,直接接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以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化霜。在化霜过程中,由于室内换热器变为蒸发器,温度变低,为了不降低室内温度,需要将内机风机关闭,防止冷风进入室内,但这样就关闭了吸收热量的热源,此时,冷凝热只等于压缩机产生的热量,需要增加压缩机功耗才能缩短化霜时间,另外,在化霜期间会停止对室内的供热,影响用户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连续化霜技术,将室外换热器分为两部分,在进行化霜时,先对一部分进行化霜,再对另一部分进行化霜,在整个过程中,内风机不需要停机,但这种技术也存在着化霜期间室外换热器吸热面积减少、影响室内机出风温度、进而影响室内舒适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制热效果的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主循环系统和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用于将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的用电器件散发的热量回收并利用回收的热量对所述主循环系统上的冷媒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流量控制装置、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二压缩机、流量控制装置、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通过管路相连形成第二冷媒循环回路,所述第一换热部用于与所述主循环系统上的冷媒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部用于与所述用电器件进行换热。
优选地,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或,
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之间的管路上;和/或,
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之间的管路上。
优选地,所述主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室外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压缩机、室外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通过管路相连形成第一冷媒循环回路。
优选地,所述室外节流装置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包括切换段,所述切换段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一切换装置,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择一接入所述第一冷媒循环回路,流经所述第二支路的冷媒与所述用电器件进行换热。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媒循环回路上还设置有室内节流装置,所述切换段设置在所述室外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内节流装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1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