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贻贝养殖场附着生物和幼鱼调查采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1895.7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8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华;钟佳明;王凯;崔潇;章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贻贝 养殖场 附着 生物 幼鱼 调查 采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贻贝养殖场附着生物和幼鱼调查采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乘船驶到贻贝养殖浮绳的一侧,将垂直提网下沉至贻贝串的正下方;S2、竖直提起所述垂直提网,将整个贻贝串套在垂直提网里,并且拍摄全过程,观察附着生物逃逸情况;S3、将垂直提网的网口提升至高于水面,将所述贻贝串按段依次提出水面放置到船内;S4、所述贻贝串完全进入船内后,提起垂直提网,采集附着生物。本发明采样耗时短,成本较低,采集样品更完整,使用拍摄记录采集过程,可以精确记录目标生物逃逸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贻贝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贻贝养殖场附着生物和幼鱼调查采样方法。
背景技术
贻贝养殖筏浮在海中的多种效应使得养殖筏上附着了大量的大型海藻、钩虾、麦秆虫等生物,而这些生物的附着又会吸引许多鱼类前来寻求庇护、寻找饵料和产卵,这就使得养殖区的生物多样性大量增加。
当前,国内还没用对贻贝串上匍匐的幼鱼进行定量调查的方法,并且针对钩虾麦秆虫这类附着生物的调查采样方法(如挂板、挂网)周期较长,同时,采样的方法因受到水下操作不便的影响易导致采样不完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耗时短、成本较低、采集完整的贻贝养殖场附着生物和幼鱼调查采样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的贻贝养殖场附着生物和幼鱼调查采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乘船驶到贻贝养殖浮绳的一侧,将垂直提网下沉至贻贝串的正下方;
S2、竖直提起所述垂直提网,将整个贻贝串套在垂直提网里,并且拍摄全过程,观察附着生物逃逸情况;
S3、将垂直提网的网口提升至高于水面,将所述贻贝串按段依次提出水面放置到船内;
S4、所述贻贝串完全进入船内后,提起垂直提网,采集附着生物。
进一步地,还包括:
S5、乘船驶到贻贝养殖浮绳的一侧,用水平抓网夹住浮绳的一段;
S6、利用水平抓网将被夹住的部分所述浮绳提出水面并放在船上;
S7、打开水平抓网,采集浮绳上的附着生物。
进一步地,所述贻贝养殖场包括锚桩、锚绳、浮球和浮绳,所述锚桩固定在海底,且所述锚桩经所述锚绳与所述浮球相连接,所述浮绳水平连接在所述浮球上,贻贝串依次间隔地挂设在所述浮绳上。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提网包括缆绳、第一网衣、钢圈、铅块和钢绳,所述钢圈依次间隔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网衣包覆在所述钢圈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网衣的顶部开口,其底部封闭,且所述第一网衣的底部经钢绳与所述铅块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网衣的上部外表面还设有摄像机,所述缆绳设置在所述第一网衣的顶部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提网的长度为3.5-4.5m,所述钢圈的直径为选用30-60cm,所述第一网衣的网目尺寸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抓网包括第二网衣、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前部围合呈抓合腔,所述第二网衣包覆在所述抓合腔上,所述第二网衣位于所述抓合腔的开合处还设有橡皮筋和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抓网的长度设置为0.5-1.5m,所述抓合腔的直径为20-50cm,所述第二网衣的网目尺寸为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样耗时短,成本较低,采集样品更完整,使用拍摄记录采集过程,可以精确记录目标生物逃逸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18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