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2412.5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9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马辉;白恒宇;刘云贺;司建辉;席嘉诚;陈云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0 | 分类号: | E04C3/30;E04G21/14;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可恢复 功能 异形 及其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状的中心边柱(1),所述中心边柱(1)的一个角处平行配设有双向芯柱(2),所述中心边柱(1)的另外两个角均平行配设有单向芯柱(3),且所述双向芯柱(2)位于两个单向芯柱(3)之间,且所述双向芯柱(2)与两个单向芯柱(3)均抵靠于中心边柱(1);
每个所述单向芯柱(3)和双向芯柱(2)的外壁上均平行贴合设置有边柱(4),且每个单向芯柱(3)与双向芯柱(2)均有一共用边柱(4);
任两个相邻边柱(4)间均固接有钢梁(5)和可更换构件(6);
与中心边柱(1)相邻的边柱(4)中,每个单向芯柱(3)与双向芯柱(2)共用的边柱(4)与中心边柱(1)间均固接有钢梁(5),其他与中心边柱(1)相邻的边柱(4)与中心边柱(1)间固接有钢梁(5)和可更换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向芯柱(3)一个顶端处均呈锥形向外扩张,每个所述单向芯柱(3)另一个顶端处均呈锥形向内减小;每个单向芯柱(3)两端倾斜的角度均不大于摩擦角;
双向芯柱(2)的一个顶端处均呈锥形向外扩张,双向芯柱(2)的另一个顶端处均呈锥形向内减小,双向芯柱(2)两端倾斜的角度均不大于摩擦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芯柱(2)与边柱(4)间填充有素混凝土;每个所述单向芯柱(3)与边柱(4)间也填充有素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芯柱(2)一端的端面上开有呈L形的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的两端均延伸至双向芯柱(2)的边缘处;每个所述单向芯柱(3)一端的端面上均开有第二凹槽(8),每个所述第二凹槽(8)的两端均延伸至单向芯柱(3)的边缘处;一个所述第二凹槽(8)与第一凹槽(7)的一边相贯通且宽度相等,另一个所述第二凹槽(8)与第一凹槽(7)的另一边相贯通且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任两个相邻的边柱(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二凹槽(8)的最大宽度,每个所述单向芯柱(3)和双向芯柱(2)在未变径处的直径均不小于第二凹槽(8)的最大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靠近每个所述第二凹槽(8)端口处的两个相邻的边柱(4)上端相对的侧面均向内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固接有可更换构件(6)的两个边柱(4)间还固接有斜腹杆(9),所述斜腹杆(9)位于两个相邻的钢梁(5)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L形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构件(6)为阻尼器或钢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24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