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空区内煤层气及积水同时抽采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4315.X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2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瑞;李振;崔家庆;姜海纳;宋诚;牛小红;韩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空区 煤层气 积水 同时 利用 方法 | ||
1.一种采空区内煤层气及积水同时抽采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煤层气抽采钻孔的终孔位置、抽水井钻孔的终孔位置和立井的钻井施工起始点位置;根据采空区所处区域原工作面的设计说明书、采掘工程平面图,对采空区井进行上下对照后确定采空区边界,根据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矿井地质剖面图判断采空区破碎带、裂隙带、弯屈下沉带的高度及范围,将煤层气抽采钻孔的终孔位置选定在采空区内部距边界30~50 米的垮落带上方10~20 米位置的裂隙带内;根据采空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矿井地质剖面图、原工作面设计图,将抽水井钻孔的终孔位置选定在采空区内的最低点;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在采空区边界外选择地表起伏相对平缓且距煤层气抽采终孔、抽水井终孔位置及采空区边界位置最近的点作为钻井施工起始点;
S2.自钻井施工起始点位置垂直向下施工立井(15),立井(15)深度为H3,H3的取值范围为40~50 米,立井(15)直径为5~6米,立井(15)施工时同步进行地面废水处理厂(1)和煤层气储存罐(2)的建设施工,废水处理厂(1)和煤层气储存罐(2)分别设置在立井(15)两端且距立井(15) 30~40 米地势平坦的位置;
S3.立井(15)施工完毕后,在立井内距地表10~20 米的H1处采用钢架搭设钻机施工平台,进一步在钻机施工平台上固定钻机,并进行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12)的施工作业;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12)共两处且二者位于H1处的初始钻孔位置的中心水平间距为2 米,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12)均倾斜向下钻至步骤S1确定的煤层气抽采钻孔的终孔位置,每处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12)与竖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80°~85°,且两根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12)所形成的夹角为60°,所述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直径为100毫米,钻孔施工完成后在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内铺设直径为90毫米的钢管防止孔道坍塌,并将靠近立井(15)一侧的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及钢管口进行密封;
S4.将钻机施工平台连同钻机下移10~15 米至H2处并固定,进行抽水井的钻孔施工,共施工两处抽水井孔道(14),两处抽水井孔道(14)的初始井孔中心水平间距为2 米,抽水井孔道(14)钻孔作业均倾斜向下钻至步骤S1确定的抽水井钻孔终孔位置,所形成的抽水井孔道(14)与竖直平面夹角范围为60°~65°,且两处抽水井孔道(14)间的夹角为60°,所述抽水井孔道(14)的直径为100毫米,钻孔施工完成后在抽水井孔道(14)内分别铺设直径为90毫米的钢制抽水管防止孔道坍塌,钢制抽水管端头设置有不锈钢多孔吸水头,防止吸入块状砾石阻塞管路;
S5.待抽水井孔道(14)施工结束后将钻机设备移出立井(15),仅保留钻机施工平台并进行管路的连接,用三通阀将两抽水井孔道(14)内的钢制抽水管接入抽水总管,抽水总管与废水处理厂连接,采空区积水经钢制抽水管和抽水总管(7)抽至废水处理厂(1)进行处理;在抽水井孔道(14)中敷设投入式水位监测传感器,在抽水井孔道(14)与立井(15)接口处设置数据无线远程发射端(16),以便于监测数据能传输至地面控制机房内查看;在距地表下部4~5 米位置的抽水总管(7)上连接有水气分离装置(9),抽水总管(7)在地表上部高于地表1.5米的位置设置有阀门A(4)和水量监测表(3);
S6.打开步骤S3中的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12)的钢管密封,用三通阀将两根煤层气抽采钻孔孔道钢管接入抽气总管(7),抽气总管(7)的直径为100 毫米且与煤层气储存罐(2)连通,抽出的煤层气能够储存至煤层气储存罐(2)内,在抽气总管(7)与水气分离装置(9)间连接有短管(10)且短管(10)水平设置,抽气总管(7)上部高于地表1.7米的位置设置有阀门B(5)和煤层气监测表(6),短管(10)的直径为80毫米,管路连接完毕后将立井(15)井口用铁皮井盖(11)封闭用以保护井内管路;
S7.打开抽水总管(7)上的阀门A(4)对采空区的积水进行抽取,观察水位传感器数据,待水位下降0.5m后停止抽水,利用水量检测表(3)记录此时流量计读数;待水位重新恢复原有高度后,记录水位恢复时间,并计算单位时间段内的补给量,,其中为总的水量变化值,单位m3,为间隔时间,单位为天;以5天的补给量作为水量抽采上限,避免因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地表沉降;若水位在5天后仍没有恢复迹象,则开采此类积水不会引起地下水量变化,也不会造成地表沉陷,此时进行连续抽水12 小时后,开启抽气总管(7)上的阀门B(5)对采空区内的煤层气进行抽取,通过煤层气监测表(6)对抽采的煤层气进行浓度判定,当煤层气浓度低于30%,暂时关闭阀门B(5)停止煤层气的抽采,同步继续抽水5~7天后再开启阀门B(5);通过煤层气监测表(6)实时监测煤层气浓度,若煤层气浓度超过30%,则继续进行煤层气的抽采工作;若煤层气浓度不足30%,则暂时关闭阀门B(5)停止煤层气的抽采,并重复同步继续抽水5~7天后再开启阀门B(5),通过煤层气监测表(6)实时监测煤层气浓度,若煤层气浓度超过30%,则继续进行煤层气的抽采工作达到反复抽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43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压采油方法
- 下一篇:分布气囊式压力自调节煤层气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