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身气密性试验封堵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4339.5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4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祥;陶弘盛;宋海涛;王平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身 气密性 试验 封堵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气密性试验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机身气密性试验封堵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密封件,分别紧贴于机身的待封堵孔的两侧,用于对待封堵孔密封;两个夹板,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密封件远离待封堵孔的一侧;两个第二密封件,分别设置于两个夹板远离第一密封件的一侧;紧固件,穿过待封堵孔两侧的第一密封件、夹板以及第二密封件,并将待封堵孔两侧的第一密封件、夹板以及第二密封件夹紧固定。通过在机身的待封堵孔的两侧紧贴第一密封件,并通过紧固件、夹板将两侧的第一密封件夹紧于待封堵孔两侧,能够有效实现待封堵孔的密封,且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待封堵孔,而且也适用于任何孔径的待封堵孔,有效提高机身气密试验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试验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身气密性试验封堵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机身主结构对接完成后,在进行飞机机身气密试验过程中,由于暂未安装飞机系统件,机身主结构上存在多个不同尺寸的系统件通过孔。机身气密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机身段结构气密性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如果系统件安装后的泄漏量不在检查范围内,默认为零泄漏,即符合工程要求。
为了更好的保证气密试验的正常进行,现场操作人员在进行机身气密试验前通常采取锥形橡胶堵塞堵孔的方式对系统件通过孔进行封堵,由于系统通过孔数量多,其主要包括圆孔和D型孔等不规则形状的系统件通过孔,锥形橡胶堵塞无法完全封堵D型孔等不规则形状的系统件通过孔,导致机身气密试验受到影响。
此外,飞机机身大多系统件通过孔的孔径不超过50mm,因此可以通过橡胶堵塞封堵,但是对于机身上孔径超过50mm的通孔,由于橡胶堵塞受到的总合力方向朝外,大小等于8.27psi压差乘上孔面积,橡胶堵塞会受到更大的合力,而且机身开孔处蒙皮厚度约2-4mm(部分开孔处为复合材料,厚度更薄),属于非承力结构,若依旧采用橡胶堵塞与机身结构之间的环形线接触密封方式,极易导致蒙皮环形开口处的变形,损坏机身本体结构。并且橡胶材料本身包含一定量的变形,在过大的压差情况下有弹出机身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身气密性试验封堵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封堵机身上D型孔等不规则形状的系统件通过孔,提高机身气密试验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身气密性试验封堵装置,包括:
两个第一密封件,分别紧贴于机身的待封堵孔的两侧,用于对所述待封堵孔密封;
两个夹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密封件远离所述待封堵孔的一侧;
两个第二密封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夹板远离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
紧固件,穿过所述待封堵孔两侧的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密封件,并将所述待封堵孔两侧的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密封件夹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为橡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件为柔性材料制成的橡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机身之间的缝隙处涂覆有密封胶。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和所述第一密封件贴附所述待封堵孔的表面涂覆有脱模剂。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待封堵孔两侧的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密封件,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机身气密性试验封堵装置的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设一个第二密封件、夹板以及第一密封件;
将紧固件从机身的一侧穿过待封堵孔,并在所述机身的另一侧依次穿设另一个第一密封件、夹板以及第二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4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