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焦的补光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4890.X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3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艾立克.魏恩格特;何忠阳;邹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诺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2 | 分类号: | G03B15/02;G0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片组 灯板 驱动单元 镜筒 控制主板 补光仪 可变焦 体内 变焦 投射 滑动连接 镜筒末端 连续变焦 驱动 电连接 移动 补光 光源 镜头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焦的补光仪,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内的变焦镜头,其包括镜筒,固定于镜筒前端的第一镜片组,固定于镜筒末端的第三镜片组,设于第一镜片组与第三镜片组之间的第二镜片组,及驱动单元;设于基体内的灯板,灯板设于第三镜片组的后端,灯板所投射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第三镜片组、第二镜片组、第一镜片组;设于基体内的控制主板;其中,所述灯板、驱动单元分别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第二镜片组滑动连接于镜筒;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第二镜片组在第一镜片组与第三镜片组之间移动,以使得灯板所投射的光线变焦。通过驱动单元驱动第二镜片组在镜筒内的移动,改变光源的输出角度,进而进行补光,并且能实现连续变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焦的补光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红外补光仪大多采用固定式的聚焦镜组,补光时不能变焦,而具备变焦功能的补光仪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焦的补光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焦的补光仪,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内的变焦镜头,其包括镜筒,固定于镜筒前端的第一镜片组,固定于镜筒末端的第三镜片组,设于第一镜片组与第三镜片组之间的第二镜片组,及驱动单元;设于基体内的灯板,灯板设于第三镜片组的后端,灯板所投射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第三镜片组、第二镜片组、第一镜片组;设于基体内的控制主板;其中,所述灯板、驱动单元分别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第二镜片组滑动连接于镜筒;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第二镜片组在第一镜片组与第三镜片组之间移动,以使得灯板所投射的光线变焦。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及丝杆;所述镜筒的轴向设有滑槽;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镜筒,且丝杠位于滑槽的一侧;所述第二镜片组设有滑动连接于滑槽的滑台;所述滑台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以使得滑台沿滑槽移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镜片组还包括固定于滑台的扭簧;所述扭簧的首端止抵于滑台,其末端止抵于丝杆的螺纹槽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镜片组设有第一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镜片组设有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镜片组设有双凹透镜。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可变焦的补光仪还包括用于灯板散热的散热器;所述灯板固定于镜筒;所述散热器设于灯板的后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灯板为VCSEL灯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可变焦的补光仪还包括设于基体内的电源组件,及用于控制驱动单元的按键组件;所述电源组件、按键组件分别与控制主板电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可变焦的补光仪还包括接收天线,与接收天线通讯连接的无线控制器,及电源线;所述接收天线、电源线分别与控制主板电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基体包括前壳,与前壳螺纹连接的后壳,固定于后壳的后盖装饰板,玻璃镜片,装饰圈;所述变焦镜头固定于后壳;所述玻璃镜片、装饰圈设于前壳与变焦镜头之间;所述装饰圈压紧玻璃镜片于前壳;所述灯板、控制主板设于后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可变焦的补光仪,基体内设置有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内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镜片组,通过驱动单元驱动第二镜片组在镜筒内的移动,改变光源的输出角度,进而进行补光。
进一步,驱动单元采用丝杆与扭簧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镜片组移动,可实现连续调节,并且其成本低。
进一步,可采用控制主板内置的程序控制VCSEL光源与摄像机镜头同步变焦,而得到清晰的图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诺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诺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4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