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源活性材料、正极极片、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6841.X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昆;安建鸿;夏良俊;徐海平;王耐清;李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46 | 分类号: | H01G11/46;H01G11/86;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材料 锂源 电容材料 正极极片 锂离子电容器 导电剂 制备 工艺设备要求 重量百分比 活性炭 纳米材料 粘结剂相 多孔碳 集流体 石墨烯 粘结剂 嵌锂 优选 安全 生产 | ||
1.锂源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锂源活性材料为Li5FeO4、Li6CoO4、Li6MnO4、Li5FexCo1-xO4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2.正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如上所述的锂源活性材料、电容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锂源活性材料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材料为石墨烯、活性炭、多孔碳等纳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锂源活性材料、电容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相对应的重量百分比为:45%~5%、85%~60%、8%~1.0%、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为无孔或有孔铝箔,厚度为8μm~20μm。
4.锂离子电容器,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电解液及外壳组成,并且依次以隔膜、正极极片、隔膜、负极极片的方式叠片或者卷绕组装,焊接、入壳、注液、活化等工序制成,
其特征在于:正极极片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极片,
所述负极极片由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组成,其中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软碳、硅碳/硅氧等负极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的含量百分比范围分别为:95%-85%、10%-1%、6%-1%;
注液时,采用的所述电解液为有机电解液,其中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酯、碳酸乙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高氯酸锂、双草酸硼酸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为无孔或有孔铜箔,厚度为6μm~16μ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采用的导电剂为导电碳黑、导电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其混合导电浆料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纳、聚丁苯乳胶、聚丙烯酸酯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单层聚乙烯、单层聚丙烯、三层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隔膜中的一种。
9.制备如权利要求8所述锂离子电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正极极片制作:
将各物质按质量百分数比均匀混合,形成稳定浆料;将配制好的正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铝箔正反两面,铝箔两边留出空箔作为极片极耳位,用于极耳焊接,通过辊压、模切后制成正极片,将所制成的正极片放置真空条件下保存,待用;
(2)负极极片制作:
将各物质按质量百分数比均匀混合,形成稳定浆料;将配制好的负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铜箔正反两面,铜箔两边留出空箔作为极片极耳位,用于极耳焊接,通过辊压、模切后制成负极片,将所制成的负极片放置真空条件下保存,待用;
(3)锂离子电容器组装:
采用叠片的方式组装,依次以隔膜、正极极片、隔膜、负极极片的顺序叠片制作成裸电芯,短路测试后,经极耳焊接、铝塑膜封装、烘烤工序;注液;对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进行恒流充电,进行电化学预嵌锂,二封成型后,制得锂离子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68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