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汽车尾气温差发电提升SCR转化效率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7173.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8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付航;胡义攀;赵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2G5/04;F01N3/20;F01N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汽车尾气 温差 发电 提升 scr 转化 效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汽车尾气温差发电提升SCR转化效率的系统,包括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和排气加热装置,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包括蓄电池、稳压电路、MPPT、温差发电片、冷却水管道、冷却水箱,排气加热装置包括电阻丝网、蓄电池、温度传感器、ECU;该系统以低品位的汽车尾气为热源,采用循环水对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进行冷却,采用稳压电路进行稳压,电阻丝网由蓄电池供电并对排气进行加热,提高SCR系统进气温度。本发明针对低温排气工况和低温环境下使用,提高排气温度,促进尿素水解,提升SCR系统低温工况转化效率,减少汽车有害气体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余热的利用和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利用汽车尾气和冷却水之间温差不间断发电并存储,利用该能量在管道中对排气进行加热,从而促进尿素热解,提高SCR转化率。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带给人们舒适、便捷的同时,日益严重的能源紧张问题和尾气污染也日益凸显。在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约有30%-40%的能量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同时产生NOx等有害气体,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石油产量的下降和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对发动机能源利用效率和NOx排放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差发电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汽车尾气低品位能源、提高排气温度,提高SCR转化率,减少汽车有害污染物排放。
发动机处于不同运行工况和过渡工况时,温差发电片所产生电压、电流不稳定,需要使用DC-DC稳压电路,将不稳定电压、电流转化为稳定电压、电流输出。同时也可以对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汽车使用环境不大相同,当汽车低温运行时,冷却水可能结冰,且SCR系统处于低温工况时,排气温度较低,尿素不易分解,在管道内形成结晶,降低NOx转化率,无法有效减少汽车有害污染物排放。通过对排气加热,提高排气温度,将有效促进尿素热解,减少结晶形成,提高SCR在低温环境和低温工况下的转化率,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汽车尾气温差发电、并在低温环境和低温工况下对排气进行电加热的加热系统。本发明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进行温差发电,不需要额外对系统内加热装置供电,可有效解决SCR系统在低温环境和低温工况时,排气温度低、尿素喷雾易形成结晶、尿素热解率低和NOx转化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温差发电提升SCR转化效率的系统,包括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和排气加热装置,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包括蓄电池、温差发电片和冷却水管道,排气加热装置包括电阻丝网、蓄电池、电子控制单元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阻丝网依次与蓄电池电子控制单元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电阻丝网设于排气管道内部的混合器前端,温度传感器伸入排气管道内部;所述蓄电池还与双层结构的温差发电片相连,温差发电片沿排气管道轴向等距离紧密贴合在排气管道上,温差发电片外侧安装双层冷却水管道,冷却水管道与冷却水箱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双层结构的温差发电片包括第一、二层温差发电片,第一层温差发电片位于第二层温差发电片内侧,且第一层温差发电片的工作温度高于第二层温差发电片;所述双层冷却水管道内层安装在第二层温差发电片的外侧,冷却水管道的外层为两端盖封闭且开有进、出口的管道,两端盖分别固定有若干隔板,隔板的长度小于冷却水管道外层的长度,两侧的隔板交错布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蓄电池与温差发电片之间连接有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与温差发电片之间连接有最大功率点示踪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差发电片为环形发电片,材料为Bi2Te3。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水箱中添加有防冻液。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水管道两端使用固定机构固定,防止冷却水管道移动,所述固定机构为法兰盘,并对法兰盘的突出部分进行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7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