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苜蓿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38790.4 申请日: 2018-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9042656B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发明(设计)人: 毛培胜;张晔;张强;毛春力;黄琪;孙彦;马西青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37/46 分类号: A01N37/46;A01N25/12;A01P21/00;A01C1/06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陈波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苜蓿 种子 丸粒化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种子丸粒化技术领域的一种苜蓿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及制备方法。该苜蓿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包括粘合剂、惰性添加物质、染色剂和谷胱甘肽,粘合剂以质量百分比为0.5%‑2%的粘合剂水溶液的形式添加。该苜蓿种子丸粒化的制备方法中包括,成核期为苜蓿种子、粘合剂水溶液、惰性添加物质的质量体积比(g:ml:g)为10:(2‑3):(5‑15);增大滚圆期为苜蓿种子、粘合剂水溶液、惰性添加物质、谷胱甘肽的质量体积比(g:ml:g:g)为10:(4‑7):(15‑25):(0.14‑0.28);成膜期为苜蓿种子、粘合剂水溶液、惰性添加物质的质量体积比(g:ml:g)为10:(1‑2):(15‑25)。谷胱甘肽不仅可以提高苜蓿种子对盐胁迫的抗性,还能显著缩短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具有一定的催芽效果;而且本发明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无需复杂设备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子丸粒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苜蓿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丸粒化加工是为了满足机械化精量播种与带肥带药下田等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种子处理方法,已成为现代农业种子处理研究的关键技术。采用丸粒化加工,不仅可以改善种子形态特征,而且使小粒种子大粒化、轻粒种子加重化,提高播种性能。20世纪40年代,美国率先开展种子丸粒化加工方法研发,以实现棉种机械化播种;其后传入欧洲,至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应用,在蔬菜、花卉等特种经济作物及大田作物上均获良好应用,尤其蔬菜种子丸粒化加工处理率达90%以上。发达国家种子丸粒化设备也已实现专用化、标准化、自动化,如美国SPE公司RPS系列旋转型丸化机,并与丸化后干燥机、筛分设备集成,形成种了丸粒化生产的专业化成套设备。我国丸粒化加工方法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对蔬菜、烟草、牧草及农作物等种子进行研究,并已获得一系列发明专利,如CN1137615C公开了一种玉米种子丸粒化加工工艺、CN1049792C公开了一种小粒种子的丸粒化制造方法、CN100556291C公开了一种花卉微粒种子丸粒化配方及加工方法。在设备研发上,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和企业也成功研制出丸粒化加工设备,如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发出5WH-150型种子丸粒化设备;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发明了林木种子夹心丸化沸腾造粒的方法及其专用包衣机。在丸衣制作方面,中国农科院土肥所首次对牧草种子包衣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应用于我国牧草种子飞播技术。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宁国赞等用稀土对多种牧草种子喷湿和浸种,来选育根瘤菌;在内蒙古科右后旗,也用喷湿法对豆科牧草进行根瘤菌接种,同时应用于种子飞播技术。王治等(2006)在配方中加入5%保水剂,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出苗率提高了50%和37%。陈德星等(2010)发现保水剂在白三叶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应用中促进了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苏立强等(2015)发现在干旱缺水条件下,在柠条种子丸化包衣中使用10%保水剂可以显著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近年来,对新型种衣剂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其中包括抗氧化剂、壳聚糖(CTS)等。

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之一,全世界大概有20%的土地受到盐渍化的影响。中国是全球盐渍化土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盐渍土约有0.36亿hm2,我国耕地面积约有7.6%为盐渍化耕地,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干旱地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盐碱胁迫的影响,盐碱土壤对牧草的生长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种子发芽期延迟、生长期变长,种苗出现色斑、白化现象等。研究耐盐碱植物,提高种子盐碱抗性,有助于有效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惠民惠国的重要途径。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适应性广、耐盐性好、优质高产等特点,更有具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苜蓿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饲料,叶蛋白中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它可以在根部形成根瘤,用于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从而高效改良土壤肥力。紫花苜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齐全的生态功能,在我国农业产业、畜牧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8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