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PCI-E的双冗余1553B总线协议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9133.1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8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赵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英贝特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程昊 |
地址: | 30011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冗余 处理模块 总线协议 冗余处理 总线通讯 总线 两套 电路 灵活 应用 保证 | ||
一种基于CPCI‑E的双冗余1553B总线协议模块,由两套DSP处理控制单元冗余处理来自FPGA的1553B总线通讯数据,DSP处理单元包括一个为主处理模块,另一个为从处理模块,以实现双冗余的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电路简单灵活,双冗余保证更高的可靠性;弥补在CPCI‑E总线上的此类应用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CPCI-E(Compact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加固型外围组件互联扩展接口)的双冗余1553B总线协议模块。
背景技术
CPCI-E最本质的理念在于可以用欧卡规格实现PCI-E(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高速外围设备元件互联)总线的兼容。可以说CPCI-E的电气特性规范实质上就是PCI-E的电气规范。与早期的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组件互联标准)体系相比,PCI-E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点对点的串行互联技术取代PCI的并行结构互联技术,不仅保证了高效率的工作能力,还可以为每一设备分配独享的通道带宽,保证了每个设备的带宽资源,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2、采用全双工工作模式,发送数据和传输数据可以同时进行,相比于PCI在一个时钟周期内置能进行单向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3、采用专用线缆可以将总线延伸到系统之外,增强了系统的扩展能力;4、支持热插拔和热交换、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链接配置和公正策略、软件层与PCI兼容、先进错误报告和链路的数据完整性等技术。
CPCI-E在满足高带宽和易扩展的同时,还支持模块化,具有热插拔、高可靠性和坚固性等特点,因此广受各网络、通信领域的关注。目前应用于工控、电信设备的CPCI平台已开始从CPCI升替到CPCI Express平台。
1553B总线是MIL-STD-1553B (飞机内部时分制指令/响应式多路传输数据总线)的简称。由于其传输速率高,设备之间连接简单灵活,噪声容限高,通信效率高而且可靠,为美军标所采用,将其作为机载设备相互通信的总线标准。从推出到现在,经过三十年的发展,1553B总线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目前1553B总线已经成为在航空航天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总线标准。1553B总线是一种集中式的时分串行总线,其主要特点是分布处理、集中控制和实时响应。其可靠性机制包括防错功能、容错功能、错误的检测和定位、 错误的隔离、错误的校正、系统监控及系统恢复功能。采用双冗余系统,有多个传输通道,保证了良好的保密性、容错性和故障隔离。1553B总线控制器目前用的最广泛的还是进口DDC生产的BU-61580,BU-61580是美国DDC公司设计的MIL-STD-1553B总线控制芯片,其集1553B总线协议的BC/RT/MT模式与一身,具有双收发器模块、协议处理器部件、存储器管理部件以及与不同微处理器的逻辑接口,内部还集成了一个4K字节的共享RAM。对1553B总线的全协议支持以及灵活的使用方式,使得BU-61580在航空工程领域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价格很高,导致1553B相关的板卡价格偏高,限制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PCI-E的双冗余1553B总线协议模块,它可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廉的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英贝特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英贝特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9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