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裂解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9450.3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0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鲲;李丽娜;张小松;向计美;张雷鸣;刘勇;邓芳;韦琴;吴俊锋;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武汉工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活性炭 集气 排气支管 雾化除尘 除湿箱 再生炉 支管 处理装置 负压风机 气体收集 水箱连接 裂解气 水箱 纯氧 喇叭状收集管 再生 收集处理 依次连接 处理水 供气管 排气管 粉尘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裂解气处理装置,包括集气塔、雾化除尘塔、除湿箱、负压风机、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粉末活性炭再生炉;集气塔、雾化除尘塔、除湿箱、负压风机均通过排气管依次连接;集气塔上设置有若干气体收集支管,粉末活性炭再生炉上设置有若干排气支管,气体收集支管与排气支管一一对应;每一个集气塔支管上均套设一个喇叭状收集管,粉末活性炭再生炉的排气支管上设置有纯氧供气管;集气塔和雾化除尘塔底部均与第一水箱连接,除湿箱底部与第二水箱连接,用于收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处理水和粉尘。本发明能完全处理CO、CH4和H2,环保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裂解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作为使用广泛的一种吸附剂,各类行业年使用量相当可观,再生饱和活性炭再利用具有很强的经济、环境效益,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加热再生法是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
目前一种相对成熟的粉末活性炭的再生工艺,活性炭需要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被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被分解成裂解气排出,从而完成再生过程。
由于再生过程中炉内产生了气体,所以炉内是正压状态,但为安全起见,同时保证炉内的气体顺利排出,需要在裂解气排放口设一个负压状态,而这个负压又不能设的过大,否则会造成炉内负压,会对炉内的环境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如炭粉燃烧损耗、炉内异常不可控高温,这些都将导致再生效率低下,降低设备寿命,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被排放出来的裂解气除了具有800度左右的高温,而且还是易燃易爆气体,需要降温稀释处理。
专利申请号为201711086189.0的发明专利《一种再生炉裂解气收集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经过工程实践后,发现具有以下缺陷:
(1)活性炭再生后,会产生一些粉尘和大量的裂解气体,其主要成分包括CO、CH4和H2,而这些有害气体在原方案中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2)原方案吸收裂解气的同时也吸收了周边的空气,但空气的含氧量在此处明显不足;
(3)实践证明,裂解气仅仅被加热到800度,由于被排出的时候,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和冷空气的混合作用,温度会下降,被排出时温度已经无法保证在气体燃点温度以上;
(4)虽然原方案在气体收集上效果明显,但以上缺陷都会导致火焰时燃时灭,不能保证裂解气稳定燃烧,更不能保证裂解气充分燃烧,其结果时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开拓性地提供了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裂解气处理装置。本发明围绕将裂解气充分燃烧处理的核心点,配置了纯氧供气管保证了裂解气的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还配置了气体在线监测,与氧气供应量形成闭环,能动态实时对裂解气燃烧和气体排放进行闭环自动化控制;此外还总结出可靠的数据,气体温度必须达到850度以上,保证可靠燃烧,这些都是背景技术中的方案中不具备的功能和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裂解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塔、雾化除尘塔、除湿箱、负压风机、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粉末活性炭再生炉;
所述集气塔、雾化除尘塔、除湿箱、负压风机均通过排气管依次连接;
所述集气塔上设置有若干气体收集支管,所述粉末活性炭再生炉上设置有若干排气支管,所述气体收集支管与所述排气支管一一对应;
每一个集气塔支管上均可移动地套设一个喇叭状收集管,所述粉末活性炭再生炉的排气支管上设置有纯氧供气管,所述气体收集支管与所述排气支管之间留存有一定距离,用于裂解气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武汉工商学院,未经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武汉工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9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