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虾青素的脊尾白虾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0764.5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9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松;于洋;袁汉冲;李富花;相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尾白虾 虾青素 培育 富含 体色 大规模养殖 产品营养 群体选育 野生群体 交配 亲本 通体 性状 新品种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虾青素的脊尾白虾的培育方法。具体的说就是从野生群体中挑选天然存在的体色为红色的脊尾白虾作为培育亲本,通过定向交配和群体选育技术,选择并纯化红色体色性状,培育出红色为红色、富含虾青素的脊尾白虾新品种,进而实现大规模养殖。通过本发明培育的脊尾白虾具有通体红色、虾青素含量高、商品附加值高等优势,其培育方法原理可行,工艺方法简单,成本投入低,而产品营养价值和附加值高,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虾类品种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虾青素的脊尾白虾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脊尾白虾系温热带海区底栖虾类,以黄、渤海产量最高。脊尾白虾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好、经济价值高,养殖经济效益可观,是非常有潜力的增养殖虾类品种,目前其养殖产量已达到我国东部沿海混养池塘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脊尾白虾耐低温,适盐范围广,经淡化可以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其养殖范围广阔、潜力大。
近年来,随着脊尾白虾的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种质退化、良种缺乏等的问题也越发突出。目前脊尾白虾养殖苗种主要通过自然海区纳苗、捕捞天然苗或直接在养殖池放养抱卵虾等方式获得,苗种数量和质量受外部环境影响极大,并且现有的苗种均为未经驯化、选育的野生虾,甚至是人工养殖的越冬虾,养殖群体往往表现为生长速度慢、抗逆能力差、商品虾规格差异明显等,从而显著降低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开展具有优良性状的脊尾白虾新品系培育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虾青素的脊尾白虾的培育方法,具体的说就是从野生群体万中挑选天然存在的极少量体色为红色的脊尾白虾作为培育亲本,通过定向交配和群体选育技术,选择并纯化红色体色性状,培育出红色为红色、富含虾青素的脊尾白虾新品种,进而实现大规模养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含虾青素的脊尾白虾的培育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亲本的选择及营养强化:挑选达到性成熟规格、外观无伤病、活力好的红色体色亲本,将水温逐渐过渡到25℃左右并维持,投喂冰冻糠虾和沙蚕等鲜活饵料进行营养强化。
(2)定向交配及人工育苗:性腺发育良好的红色体色亲本按1:1的雌雄比例挑出并放到同一个交配池中,定向交配、抱卵、孵化,收集幼体进行常规的人工育苗,其中胚胎孵化温度25-26℃,幼体培育温度26-28℃。
(3)留种亲本的选择:发育时期相近的仔虾放入同一个养殖池内,常规管理养殖至成虾,挑选已达性成熟规格且体色色度值≥30的成体作为下一轮选育的留种亲本。
(4)群体选育:重复上述(1)、(2)、(3)步骤,经连续4代选育,选育群体100%呈现体色红色,成体色度值稳定在30及以上,腹部肌肉虾青素平均含量(干重)在30μg/g以上。
(5)人工扩繁:按雌雄2-3:1的比例选取人工选育群体中性腺发育良好的红色体色个体作为亲本,经营养强化后自然交配、抱卵孵化,幼体经人工选优后按脊尾白虾常规育苗方法大批量获得富含虾青素脊尾白虾苗种供应规模化养殖。
其中,亲本的选择标准为:达到性成熟规格(体长大于4cm,体重大于1g)、外观无伤病(体色红色;外观光洁,无附着物;头胸甲、附肢、腹节、尾扇无损伤,额剑完整无折断,无其它外伤和畸形;无褐斑、黑鳃、红体、软壳、白斑等病症)、活力好(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弹跳有力,游泳姿态正常,无侧卧等)。
其中,亲本营养强化是在投喂冰冻糠虾的基础上逐步减少配合饵料的投喂而增加沙蚕、鱿鱼及鲜蛤肉等鲜活饵料的供给,最终达到冰冻糠虾和鲜活饵料投喂量比例为1:1。
其中,发育时期相近的仔虾是指达到P1期仔虾的时间相差不超过3天。
其中,常规养殖管理措施中的饵料投喂方法为体长≤1cm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体长1-2cm投喂冰冻大卤虫,体长≥2cm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和冰冻糠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0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象拔蚌养殖箱
- 下一篇:一种虾类深池温棚高效生态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