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0849.3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1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乔云飞;宋娟;杜颖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3M13/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编码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A个待编码信息比特,根据交织序列将所述A个待编码信息比特和L个CRC比特映射到第一比特序列,所述L个CRC比特根据所述A个待编码信息比特和CRC多项式得到,所述交织序列从预存的交织序列表中得到,或者,所述交织序列根据最长交织序列得到,所述A+L小于或等于Kmax,所述Kmax为所述最长交织序列的长度,对所述第一比特序列进行编码。从而既能降低编码延迟,也使得译码具有早停的能力,可以提前结束译码,降低译码延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通常采用信道编码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通信的质量。Polar(极化)码是第一种在理论上能够被证明“达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法。Polar码是一种线性块码,其生成矩阵为GN,其编码过程为是一个二进制的行矢量,长度为N(即码长);且这里BN是一个N×N的转置矩阵,例如比特逆序转置矩阵,在实际实现中也可以不用BN;定义为log2N个矩阵F2的克罗内克(Kronecker)乘积,x1N是编码后的比特(也叫码字),与生成矩阵GN相乘后就得到编码后的比特,相乘的过程就是编码的过程。在Polar码的编码过程中,中的一部分比特用来携带信息,称为信息比特,信息比特的索引的集合记作A;中另外的一部分比特置为收发端预先约定的固定值,称之为冻结比特,其索引的集合用A的补集Ac表示。
在译码端,Polar码可以采用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算法,从第1个比特开始顺序译码,在译码过程中保留多个候选译码结果,以第1个比特作为根结点进行路径扩展,采用一个度量值对该路径进行评估,该度量值随着路径的扩展按照预定的规则动态更新。每一次扩展(译码下一个比特)时,保留当前层中具有最优路径度量的Lx条候选路径,直到扩展到最后一层(译码最后一个比特),最终输出Lx条候选路径中度量值最优的路径作为译码输出。
为了提高Polar码的性能,可以在Polar外级联具有校验能力的外码,CA-Polar码是级联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的Polar码。CA-Polar码的编码过程为:对待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进行CRC编码,得到CRC编码后比特序列,CRC编码后比特序列包括信息比特和CRC比特,接着对CRC编码后的比特序列进行Polar编码。CA-Polar码的译码采用CA-SCL(CRC-Aid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译码算法,在SCL译码结束后,对SCL译码输出的Lx条候选路径进行CRC校验,将通过CRC校验的候选路径作为译码输出结果,若无候选路径通过CRC校验,则判定译码失败。因此CA-Polar码在信道译码结束后才能进行CRC校验,其译码失败的译码过程所占用时间与译码成功的译码过程所占用时间相同。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信道下行盲检场景中,通常需要尝试译码数十次,而其中最多只有一次能够译码成功,若对译码失败的译码尝试能够提前停止(早停),则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个盲检的译码延迟以及平均的能耗。分布式CRC编码作为一种具有早停能力的CRC编码方式被提出,分布式CRC编码在传统的CRC编码结束后引入交织操作,即将CRC编码得到的CRC比特分布到信息比特之间。在译码端的SCL译码过程中,在译码结束前的某一时刻,当所有的候选路径均无法满足已经完成译码的部分CRC比特的校验时,可以提前结束译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采用了分布式CRC的机制,使得译码具有早停的能力,降低译码延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0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