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成本高容量551530型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0882.6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7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曹长城;高云;曹成群;张继德;赵炳虎;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福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44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正极材料 低成本 高容量 克容量 生产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充放电循环性能 制备技术领域 金属氧化物 电化学 二次烧结 配料混合 热封包装 市场主导 循环性能 一次烧结 质量稳定 前躯体 碳酸锂 掺入 除铁 过筛 铝包 衰减 生产成本 破碎 替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容量551530型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低成本高容量551530型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方法,在碳酸锂与三元前躯体Ni0.55Co0.15Mn0.30(OH)2中掺入0.1%~1.0%的金属氧化物,通过配料混合、一次烧结、破碎、粉碎、铝包覆、干燥、二次烧结、混合、除铁,过筛、热封包装,最后得到三元正极材料。该方法有效降低了三元生产成本,提高了551530型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克容量和循环性能,生产出的551530型三元正极材料质量稳定,产品1C克容量大于160mAh/g,最高可以达到165mAh/g,0.5C充放电循环性能2000次~3000次衰减小于20%,本发明生产的高容量低成本551530三元产品,未来将替代LiNi0.5Co0.2Mn0.3O2、LiNi0.6Co0.2Mn0.6O2三元正极材料,成为市场主导三元正极材料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高容量551530型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三元正极材料是指镍钴锰酸锂,综合LiCoO2,LiNiO2,LiMn2O4三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优点,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好于以上任一单一组分正极材料,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是这几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增速最快正极材料。通过引入Co,能够减少阳离子混合占位,有效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降低阻抗值,提高电导率。引入Ni,可提高材料的容量,引入Mn,不仅可以降低材料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三元材料可以按照不同比例,由镍钴锰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复合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用通式LiNi1-x-yCoxMnyO2来表示。
目前商业化的三元正极材料有五种,即LiNi1/3Co1/3Mn1/3O2、LiNi0.4Co0.2Mn0.4O2、LiNi0.5Co0.2Mn0.3O2、LiNi0.6Co0.2Mn0.6O2、LiNi0.8Co0.1Mn0.1O2.也就是常说333、424、523、622、811。其中LiNi0.5Co0.2Mn0.3O2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量最大。
近几年,随着锂电池的高速发展,金属钴价格持续上涨。从需求端来看,电池行业目前是钴最大的需求端。2017年,我国钴的消费量不足6万吨,其中电池行业用钴4.8万吨,在4.8万吨的电池用钴中,3C电池用钴占比84%,动力电池用钴占比16%。随着三元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流路线,钴作为三元电池核心材料之一,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各专业机构预测随着金属钴供给弹性低叠加需求高增长,预计价格将持续上行。
钴是三元正极材料里生产成本最高的金属,在三元正极材料中,钴的作用在于可以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而且可以提高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但过高的钴含量会导致实际容量降低,原料成本增加。福森新能源根据三元市场发展需求,研发了低成本高容量的551530三元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福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福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0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