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硫酚螯合物的制备、及在选择加氢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1184.8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1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邹吉军;高睿杰;潘伦;张香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C07C209/36;C07C211/45;C07C29/141;C07C29/145;C07C35/06;C07C3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硫酚螯合物 制备 选择 加氢 中的 用途 | ||
金属硫酚螯合物的制备、及在选择加氢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了催化剂及其在选择性催化加氢中的用途。其中,催化剂包括:基体;多个链状有机分子,每个所述链状有机分子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基体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相邻两个所述链状有机分子之间具有间隙,多个所述链状有机分子限定出多个孔道。发明人发现,该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反应物中碳碳双键的催化加氢,终端基团的加氢选择性高,有利于获得目标产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氢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催化剂及其在选择性加氢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对于含共轭双键的化合物(例如α,β-不饱和醛酮、硝基苯乙烯),终端基团(例如硝基、羰基等)的选择性加氢是很重要的合成反应,尤其在精细化工、制药工业以及农药化学品的合成中上述选择性加氢的应用更广泛。然而,在热力学上,碳碳双键的加氢比硝基、羰基的加氢更容易,因此在加氢过程中,对硝基、羰基的加氢选择性较低,导致目标产物的产量较低,进而提高生产成本。因而,如何提高终端基团的加氢选择性仍处于研究之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催化剂,该催化剂几乎不会催化碳碳双键加氢,尤其适用于对反应物终端基团进行加氢或者对终端基团催化加氢的选择性较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催化剂包括:基体;多个链状有机分子,每个所述链状有机分子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基体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相邻两个所述链状有机分子之间具有间隙,多个所述链状有机分子限定出多个孔道。发明人发现,该催化剂中的多个链状分子限定出的多个孔道使得反应物几乎不能以平面构型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上,而是反应物分子直立插入孔道中,通过终端的基团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上,从而显著降低反应物中碳碳双键的催化加氢,进而提高终端基团的加氢选择性,高选择性获得目标产物;该催化剂尤其适用于精细化工、制药工业以及农药化学品的合成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基体中含有金属元素,所述第一端含有可与所述金属元素鳌合的配位基团,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配位基团与所述金属元素的鳌合作用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配位基团包括硫元素和氮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链状有机分子直立螯合在所述基体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链状有机分子包括苯硫酚、苯胺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链状有机分子的第二端含有吸电子基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吸电子基团包括氟、腈基、羧酸基、磺酸基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链状有机分子包括对氟苯硫酚、对甲酸苯硫酚、对氟苯胺、对甲酸苯胺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链状有机分子在所述基体表面的覆盖度为大于0小于等于35.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所述基体的材料包括磷化镍、雷尼镍、铂碳和钯碳中的至少之一。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面所述的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加氢中的用途,所述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物中含有第一活性基团和第二活性基团,所述第一活性基团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活性基团含有硝基和羰基中的至少之一,且所述第二活性基团位于所述反应物的终端。发明人发现,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几乎不会被加氢,副产物少,硝基、羰基的加氢选择性高,有利于获得目标产物,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反应物包括硝基苯乙烯和α,β-不饱和醛酮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反应物包括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1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