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状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1613.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植田学;北野贵洋;池内义贵;池内博之;和田克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主分类号: | C08J3/24 | 分类号: | C08J3/24;C08L33/02;C08K5/053;C08K3/30;C08F283/06;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状吸水剂 吸水性树脂 吸水剂 吸液 吸水性物品 分级方式 扩散距离 尿布 标准筛 吸收量 制造 | ||
对于包含用作吸水剂的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物品(尤其是尿布),本发明提供一种“绝对吸收量(g)”、“吸液时间(尤其是第2次以后吸液的时间)”、“低逆渗性(g)”、“扩散距离(%)”得以提高的吸水性树脂(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颗粒状吸水剂的CRC值、以标准筛分级方式规定的600μm~150μm颗粒的比率值、SST值、以及SST相对于FST的差值均在规定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吸水性树脂为主成分的颗粒状吸水剂、其制造方法、以及吸水性物品。具体涉及能较好用于纸尿布、生理用卫生巾、所谓的失禁垫等卫生材料的颗粒状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纸尿布、生理用卫生巾、所谓的失禁垫等卫生材料(吸水性物品)中,为了吸收体液,业界广泛使用吸水性树脂及纸浆等亲水性纤维来作为这些卫生材料的构成材(吸水剂)。
关于用作上述吸水剂的吸水性树脂,目前已知例如有:聚丙烯酸被部分中和了的交联物、淀粉-丙烯腈接枝聚合物的水解物、淀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的中和物、乙酸乙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皂化物、羧甲基纤维素交联物、丙烯腈共聚物的水解物、或丙烯酰共聚物的水解物或这些水解物的交联物、阳离子性单体的交联物、交联异丁烯-马来酸共聚物、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与丙烯酸的交联物等。
近年,纸尿布及生理用卫生巾等每片卫生材料中的吸水性树脂用量(g)、以及吸水性树脂在含吸水性树脂和亲水性纤维等的吸收体全体中的重量比(重量%)均有增加倾向。也就是说,少用毛体积比重低的亲水性纤维(纸浆),而多用吸水性优越且毛体积比重大的吸水性树脂,由此提高吸水性树脂在吸收体中的比率(重量%)。如此,既不降低吸水量,又实现了卫生材料的薄型化。其结果是,为了代替纸浆等亲水性纤维的效用,吸水性树脂变得还需要发挥液体的传递和分配功能。
吸收体中,发生了膨润的吸水性树脂凝胶能借助凝胶颗粒间的毛细管现象来发挥传递功能。一般认为高凝胶强度的吸水性树脂的传递能力较强,反之,若凝胶强度较低,就会因所谓的凝胶结块现象而导致传递能力下降,也就是会引起吸收体中的液扩散性下降。
一般而言,通过提高聚合物的交联度,能获得膨润状态下具高凝胶强度的吸水性树脂。但这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膨润容量和保持能力的下降。专利文献1中,对于通过在低中和率下实施酸式聚合且之后实施中和来获得的经表面交联的吸水性树脂,揭示了改善该吸水性树脂的凝胶膨润压力的方法。然而该方法由于需要处理酸性强的聚合物,因此存在安全性问题和生产步骤复杂的问题等,所以难以用于工业生产。
另外,为获得具高凝胶强度的吸水性树脂而对吸水性树脂实施表面处理的技术,也是周知的。该技术中,使用能与吸水性树脂表面的聚合物分子中的羧基发生反应的各种表面交联剂及特定聚合物来对吸水性树脂进行处理,以试图获得凝胶强度高、加压下液体吸收能力高的吸水性树脂,从而抑制凝胶结块现象。
本领域中进行了各种尝试,试图通过这些表面处理来对吸水性树脂进行表面改性,以抑制凝胶结块现象。公知的方法例如有:使用以特定金属离子完成交联的吸水性树脂的方法(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利用有机溶剂中的聚胺和聚亚胺来对吸水性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专利文献4)、用含有多元醇及水溶液形态的阳离子的表面交联剂来对吸水性树脂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专利文献5)、用含有多元醇以外的有机交联化合物及水溶液形态的阳离子的表面交联剂来对吸水性树脂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专利文献5)等。通过这些公知方法,可防止凝胶结块。
然而这些公知方法中,吸收体内的液体传递能力却不见得充分。另外,通过表面交联来提高凝胶强度,就意味着提高的是颗粒表面附近的交联密度,因此表面交联所涉及不到的颗粒内部的凝胶强度并不能说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触媒,未经株式会社日本触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1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