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远程检测和净化汽车车内的空气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2258.X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禾(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3/00;B60H3/06;B60Q9/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内 移动客户端 服务器 空气净化系统 远程检测 终端硬件 净化 空气质量传感器 电源处理模块 空气净化模块 空气质量信息 数据收发单元 移动通讯模块 营销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 空气净化 查询模块 分析模块 客户定制 控制模块 提醒设备 通知用户 营销效果 用户使用 远程查询 远程控制 自动分析 收集车 套餐 汽车 数据库 后台 超标 乘客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远程检测和净化汽车车内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终端硬件、服务器和移动客户端;终端硬件,包括CPU、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净化模块、提醒设备、移动通讯模块和电源处理模块;服务器,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库、数据收发单元、营销效果分析模块和营销管理模块;移动客户端,包括空气质量查询模块和净化控制模块。本发明中,用户可以在移动客户端远程查询车内空气质量并能够远程控制进行空气净化;还能通过服务器收集车内空气质量信息,自动分析,便于管理,当车内空气质量处于超标时,后台及时通知用户及时处理,为乘客提供优质的车内空气质量;还能够根据用户使用的情况、频率、生成报表,给客户定制相应的消费套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远程检测和净化汽车车内的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所在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干净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空气净化已经成为居所、办公场所以及汽车必不可少的必备用品。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大量排放汽车尾气以及气候变化、工业高速发展等对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车载空气净化承担空气过的主要工作,主要是对空气的灰尘、花粉以及细菌等进行全面的过滤。
目前,现有的汽车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只能车辆行驶中有限的不停净化,而车辆在静止时,车辆的内饰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细菌大量繁植,当用户上车时,需要等待净化时间或者打开车窗换气,打开车窗而对空调制冷或制热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一个车队无法对所有车辆的车内空气质量监控和管理、评价。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新技术,以解决用户上车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或打开车窗换气、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用户上车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或打开车窗换气、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前进行净化空气、十分方便的可远程检测和净化汽车车内的空气净化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远程检测和净化汽车车内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终端硬件、服务器和移动客户端,终端硬件和移动客户端均与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
终端硬件,包括CPU、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净化模块、提醒设备、移动通讯模块和电源处理模块,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净化模块、提醒设备、移动通讯模块均电连接CPU;
服务器,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库、数据收发单元、营销效果分析模块和营销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将用户信息、车辆信息、终端硬件信息保存和管理;数据库用于储存所述用户信息、车辆信息、终端硬件信息;数据收发单元用于支持终端硬件和移动客户端进行数据交换;营销效果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车辆信息、终端硬件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生成相应的业务报表;营销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报表管理用户的计费套餐;
移动客户端,包括空气质量查询模块和净化控制模块,空气质量查询模块用于供用户查询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净化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气净化模块工作或关闭。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智能滤清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红外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臭氧消毒机、多层空气过滤滤网和智能香氛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智能滤清器包括框架、滤芯和光学灰尘传感器,滤芯和光学灰尘传感器均固定在框架内,光学灰尘传感器的上表面设有检测发射口,检测发射口上设有灰尘检测面,光学灰尘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移动通讯模块均与CPU电性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灰尘检测面的材质与所述滤芯的材质相同。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框架呈矩形,所述光学灰尘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一角并同时与框架的两边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禾(广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禾(广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22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