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站逆做顶板全包防水结构和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3153.6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星;张迪;许俊超;王一博;李文彪;毛良根;邓林恒;蔡兴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护结构 凸起 地铁车站 防水结构 侧墙 防水卷材 素砼 两端延伸 紧靠 施工 防水 匹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逆做顶板全包防水结构,逆做顶板(5)设于围护结构(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卷材(3)和侧墙(6),所述围护结构(1)于施做逆做顶板(5)的一侧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以上部分为素砼(2),逆做顶板(5)的底部紧靠所述围护结构(1)处设有侧墙(6);逆做顶板(5)的端部设置顶板凸起(4),顶板凸起(4)置于所述凹槽内,顶板凸起(4)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高度相匹配,防水卷材(3)卡在顶板凸起(4)与素砼(2)、围护结构(1)及侧墙(6)的连接处,且两端延伸出一段长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逆做顶板全包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实现对逆做顶板的全包防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逆做顶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逆做顶板全包防水结构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逆做施工的技术原理是将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即沿建筑物地下室四周施工连续墙或密排桩,作为地下室外墙或基坑的围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有关位置,施工楼层中间支撑桩,从而组成逆作的竖向承重体系,随之从上向下挖一层土方,一同土模浇筑一层地下室梁板结构,当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作为围护结构的内水平支撑,以满足继续往下施工的安全要求。
地铁车站作为客流的重要枢纽,一般位于城市客流最密集的地方。而地铁车站的施工往往要围挡场地、占用道路,为交通疏解或管线迁改等往往需要局部逆做顶板。传统逆做顶板的防水主要是通过预埋注浆管以及止水条来实现防水。但预埋注浆管和止水条的方式无法做到全包防水效果,且防水效果差,极易引起后期渗漏水。
专利CN206376287U公开了地铁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的抗浮结构,包括车站主体和设置在车站主体侧面与其连通的附属结构,所述车站主体两侧设有主体围护结构,所述车站主体与主体围护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车站顶板,所述位于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口处的主体围护结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压墙梁,所述压墙梁的外周和主体围护结构的内壁均覆盖有防水层。虽然防水层覆盖在压墙梁的外周和主体围护结构的内壁,但是该方案一方面强调的是车站主体,本发明是针对逆做顶板,设置部位不同,另一方面,该方案需要首先在围护结构上设置向外凸起的压墙梁,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且突出在墙体外的压墙梁的结构的稳固性难以掌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地铁车站逆做顶板全包防水结构,围护结构的侧壁上设置素砼,并在素砼处设置凹槽,通过在逆做顶板端部设置顶板凸起将防水卷材夹紧在凹槽内壁,且防水卷材的两端延伸出一段长度,实现对逆做顶板端部的顶板凸起与素砼及围护结构之间的连接处的全包,保证防水效果,本发明不需要再另外在围护结构外壁设置用于压紧防水卷材的结构,顶板凸起和逆做顶板一体成型整体性好,受力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铁车站逆做顶板全包防水结构,逆做顶板设于围护结构的一侧,包括防水卷材和侧墙,所述围护结构于施做逆做顶板的一侧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以上部分为素砼,所述逆做顶板的底部紧靠所述围护结构处设有侧墙;
所述逆做顶板的端部设置顶板凸起,所述顶板凸起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顶板凸起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高度相匹配,所述防水卷材卡在所述顶板凸起与所述素砼、围护结构及侧墙的连接处,且两端延伸出一段长度,以全包住连接处保证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逆做顶板与所述侧墙的连接处的缝隙中设有全包住缝隙的钢板止水带。
进一步地,所述缝隙的末端设有止水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缝隙的末端的顶部止水板一、设于所述缝隙的末端的底部的止水板二。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机构还包括止水板三,所述止水板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止水板一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止水板二上。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板三的中部覆盖在所述缝隙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3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