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大豆油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6991.9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叶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龙茂文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06 | 分类号: | C09D11/06;C09D11/103;C09D11/037;C09D11/03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孟湘明;耿曼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大豆 油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抗菌大豆油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质量分数为50%~60%的大豆油连结料、0.1%~1%的栀子蓝、30%~40%的蔗糖、5%~10%的壳聚糖、以及0.1%~0.5%的黄原胶制成,其中,大豆油连结料由质量分数20%~30%的高粘度酚醛树脂、40%~60%的大豆油、10%~30%的桐油、1%~3%的辅助树脂、1%~3%的凝胶剂以及1%~3%的丙烯酸调节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大豆油墨,其特征在于,高粘度酚醛树脂为高粘度松香改性烷基酚酚醛树脂,凝胶剂为有机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大豆油墨,其特征在于,高粘度酚醛树脂的松香改性烷基酚选自对一叔丁酚、对一特辛基酚、对一壬基酚以及对一十二烷基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大豆油墨,其特征在于,辅助树脂为大豆油改性间苯二甲醇酸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大豆油墨,其特征在于,桐油与大豆油的质量比为1: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大豆油墨,其特征在于,大豆油连结料由质量分数24%的高粘度酚醛树脂、49%的大豆油、21%的桐油、2%的辅助树脂、2%的凝胶剂以及2%的丙烯酸调节剂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大豆油墨,其特征在于,抗菌大豆油墨主要由质量分数为50%的大豆油连结料、0.3%的栀子蓝、40%的蔗糖、9.5%的壳聚糖、以及0.2%的黄原胶制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抗菌大豆油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0将相应质量份的大豆油、桐油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或二氧化碳,升温至150℃加入高粘度酚醛树脂,升温至200℃,待树脂溶解后,加入丙烯酸调节剂;
S200升温至220℃,取样测粘度,保温30分钟以上,再取样测粘度;
S300降温至200~150℃,取样测粘度,加入凝胶剂,保温30分钟以上;
S400加入辅助树脂,降温至100℃以下,取样测粘度,关氮气或二氧化碳,用大豆油调节粘度至合格,出料,过滤,制得大豆油连结料;以及
S500将相应质量份的大豆油连结料、栀子蓝、蔗糖、壳聚糖以及黄原胶进行搅拌、研磨,制得抗菌大豆油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包括步骤:将相应质量份的栀子蓝、蔗糖、壳聚糖以及黄原胶于搅拌机中拌和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浆料在三辊机上进行轧制,研磨分散4~5遍后,取样,检测细度达标后,加入催干剂,再轧制一遍后检测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龙茂文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龙茂文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69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水性油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锆管轧制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