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的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7310.0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6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荣;王晖;张小平;杨传宝;缪宁;孟广涛;刘兴良;栾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A01G22/00;A01G22/30;A01G24/20;A01G24/23;A01B79/02;C12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南 山地 喀斯特 石漠化 立地 生态 修复 方法 | ||
1.一种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低等植物资源藻类、菌类和地衣的收集;(2)藻类、菌类和地衣的繁殖、固定;(3)生物活性覆盖物的制作;(4)生物活性覆盖物的应用;
其中所述步骤(1)中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低等植物资源藻类、菌类和地衣的收集方法为:在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寻找具有生物土壤结皮的土壤表层,除去土壤中石砾后,采集土壤结皮层到生产车间,把采集的土壤放入大桶,按质量份数为1:3~5的水土比加入纯净水,轻轻搅拌5~10分钟,再在孔径0 .3~0 .8毫米的筛子中过筛,得到含有产于修复地的藻类、菌类、地衣繁殖体的悬浊液;
所述步骤(2)中藻类、菌类和地衣的繁殖、固定的方法为:先在含有上述藻类、菌类、地衣繁殖体的悬浊液中加入培养液,按以下质量份数配制:每100份悬浊液加入糖蜜4~8份、尿素1~3份、磷酸二氢钾1~2份、硫酸镁0 .3~0 .7份、硫酸钙0 .5~1份,培养温度为20~40℃,培养时间为2~3星期,每隔3天轻轻搅拌5~10分钟,通气培养;培养前期培养结束后,再在培养液中加入总重量3-5%的粘土矿物对培养的低等植物进行固定,加入的粘土矿物粒径过200目筛,再在静态培养条件下培养5~7天;
所述步骤(3)生物活性覆盖物的制作:在经过步骤(2)培养后的液体中,分别加入水溶性的交联剂,占液体总重量的0 .5~1%,再加入离子型水溶性的交联剂,占液体总重量的0.5~1%,再加入改性淀粉,占液体总重量的1~3%,经过10~15分钟的搅拌,将上述物质制成带一定粘性的生物活性胶状液体;再将这一生物活性胶状液体按1~10%的比例喷洒在由0 .5-3厘米的粉碎的林地枯枝落叶、树皮、碎纸制成的覆盖物基础材料上,最后得到含水量为15-25%的生物活性覆盖物;
所述步骤(4)生物活性覆盖物的应用:将制得的生物活性覆盖物按每平方米1-5公斤的用量撒在需生态修复的喀斯特石漠化立地的土壤上,避免撒后5天内暴雨的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粘土矿物为伊利石、蒙脱石、蛭石及海泡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交联剂为海藻酸钾、海藻酸钙、海藻酸镁、海藻酸铵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型水溶性的交联剂为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铝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淀粉为糊化淀粉、铰链淀粉和酯化淀粉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3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养藻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二棱裸大麦的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