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毫米波雷达的扫频源和无人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7634.4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4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李一远;王朝民;郗晓菲;冀晓楠;苏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望远四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20 | 分类号: | H03L7/20;H03L7/093;G01S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毫米波 雷达 扫频源 无人机 系统 | ||
1.一种用于毫米波雷达的扫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毫米波雷达的扫频源包括:晶体振荡器、锁相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第三滤波器、第四滤波器,第一混频器、第二混频器,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和倍频器;其中:
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端与锁相环的输入端连接,锁相环的输出端分别与倍频器、第一滤波器和DDS的输入端连接,倍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滤波器和DDS的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滤波器和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混频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四滤波器的输出端输出可供毫米波雷达使用的毫米波本振信号;
所述锁相环产生的输出信号经锁相环内部的功率分配器进行功率分配,之后通过倍频器进行一次四倍频,四倍频以后的信号通过第二滤波器对倍频后产生的谐波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通过第二混频器与DDS产生的经过处理的输出信号进行混频后,再通过第二功率放大器进行二倍频,二倍频后得到的输出信号再经由第四滤波器进行滤波,最终输出毫米波的本振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DS外部参考信号由晶体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经分频提供,并将所述DDS外部参考信号作为DDS的输入信号,所述DDS的输入信号经DDS内部的锁相环倍频后得到DDS内部的参考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振荡器产生的输出信号为100MHz的信号,晶体振荡器将产生的100MHz的信号输入锁相环,锁相环将100MHz的信号经两次分频后得到50MHz的信号,并将该50MHz的信号作为DDS的输入信号传输至DDS;DDS将所述50MHz的输入信号经DDS内部的锁相环X20倍得到所述DDS内部1GHz的参考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DS输出端连接的第三滤波器为五阶LC带通滤波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DS输出端输出的信号与第一滤波器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经第一混频器混频后得到的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的总相位噪声大于扫频源最终输出的本振信号的相位噪声。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扫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相环为集成的压控振荡器式锁相环;
所述锁相环将所述晶体振荡器产生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参考信号,产生固定频率的锁相环输出信号,且所述锁相环产生的输出信号经第一滤波器滤除所产生的谐波后,再输入至第一混频器进行混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相环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滤波器为高通滤波器。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扫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波器为介质滤波器,第四滤波器为陶瓷滤波器,且将所述陶瓷滤波器组装在扫频源输出的本振信号的变频通道内。
9.一种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毫米波雷达的箱体,所述毫米波雷达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扫频源;所述箱体通过连接机构附着于所述无人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望远四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望远四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6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