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肝脏损伤相关差异性内源性标志物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7658.X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林;李文涛;崔媛;于文莲;李海山;徐宝梁;宋乃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G01N30/3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脏损伤 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 筛选 肝脏组织病理 显著性差异 检测试剂 差异性 代谢物 灵敏性 内源性 乳酸 制备 应用 损伤 预防 表现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脏损伤生物标志物,它是以下代谢物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物:乳酸、LysoPC(16:0)、LysoPC(18:0)或LysoPC(18:1(11Z))。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肝脏损伤标志物组合物在制备肝脏损伤检测试剂中的应用,以及肝脏损伤标志物的筛选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筛选出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肝脏损伤生物标志物,所述标志物可以在肝脏组织病理尚未出现明显损伤的情况下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能够更好的用于肝脏损伤的预防和发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源性代谢标志物,尤其涉及一种与肝脏损伤相关的差异性内源性标志物,及其筛选方法和在检测肝脏损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脏又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体内的物质,包括摄入的食物,都会在肝脏内进行重要的化学变化:有的物质经受化学结构的改造,有的物质在肝脏内被加工,有的物质经转变而被排泄体外,有的物质如蛋白质、胆固醇等在肝脏内合成。肝脏可以说是人体内一座化工厂,它担负着几乎所有外来物质的代谢、解毒作用。近年来,肝损伤发病率逐年上升,主要是因为药物所致肝损伤,目前已知有200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进入体内的药物大多数在肝脏内通过生物转化,生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而解毒,但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作用,可以产生有活性的,甚至是有潜在毒性的代谢产物。肝脏已经成为毒性物质损害的主要靶器官。由于肝脏的功能受损是一个隐蔽而长期的过程,目前,血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是常用于检测肝功能的两项指标,但其由于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不能及时地发现肝损伤状况。目前亟需我们建立一种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肝脏损伤的方法,以弥补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自身生理病理状态和生物体对外源性物质的生化效应的有力手段,它所关注的是代谢通路中分子量小于1000的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代谢组学应用核磁共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平台来检测内源性代谢物的改变可以跨过广泛的生化通路,强调毒性作用机制并鉴定出肝脏毒性的潜在生物标识物。
因此,有必要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发现肝脏损伤生物,使肝脏损伤的发现较现有检测方法提前,能够更好地用于肝脏损伤的预防和发现,可以提前进行相关治疗,弥补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肝脏损伤生物标志物,能够有效用于肝脏损伤的预防和发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肝脏损伤标志物组合物在制备肝脏损伤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选肝脏损伤标志物的方法及其筛选模型的建立方法,能够筛选出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肝脏损伤生物标志物。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案如下:
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肝脏损伤生物标志物,它是以下代谢物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物:乳酸、LysoPC(16:0)、LysoPC(18:0)或LysoPC(18:1(11Z));
具体的组合物可以是:
乳酸和LysoPC(16:0)的组合物,
乳酸和LysoPC(18:0)的组合物,
乳酸和LysoPC(18:1(11Z))的组合物,
LysoPC(16:0)和LysoPC(18:0)的组合物,
LysoPC(16:0)和LysoPC(18:1(11Z))的组合物,
LysoPC(18:0)和LysoPC(18:1(11Z))的组合物,
乳酸、LysoPC(16:0)和LysoPC(18:0)的组合物的组合物,
乳酸、LysoPC(16:0)和LysoPC(18:1(11Z))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