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数据同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7950.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姜永广;邓伟华;亢硕;丁锐;唐乙双;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40/02 | 分类号: | H04W40/02;H04L12/751;H04L29/0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数据 同步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无线网络环境中,本地节点启动首先向其它所有节点周期性发送握手信息,根据握手成功后的邻居节点生成邻居节点列表;
步骤二、本地节点向邻居节点列表中的所有节点周期性的发送心跳信息,并根据心跳状态即时更新邻居节点列表;
步骤三、本地节点计算出所有邻居节点的活跃度并根据活跃指数进行排序;
步骤四、节点间的数据同步采用反熵和谣言两种工作方式开展,节点反熵周期根据网络状态进行动态调整;
步骤五、消息需要进行同步扩散时,消息源节点在邻居节点活跃度排序列表中选择k个活跃节点进行数据同步扩散;
步骤六、收到扩散消息的邻居节点在自己的邻居节点列表中选择k个活跃节点进行数据同步扩散,若当前节点收到的扩散消息是重复消息,则该节点停止扩散消息,最终全网控制器节点数据达到最后一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生成邻居节点列表的方法为:本地节点通过发送的握手信息探测与其它节点间的网络连通性和稳定性,将收到握手应答的节点作为本控制器的活跃邻居节点,生成邻居节点列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熵工作方式为节点启动后,维护一个周期性的定时器T,用于周期性的向邻居节点同步本地已有的全部数据;所述谣言工作方式为任意节点收到新的数据源时,仅将新的数据源增量触发一次全网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T的动态调整方法为:当本次T到期时,检查本节点上轮向所选邻居节点反熵同步的成功率,若反熵同步成功的节点不超过总同步节点的1/2,则新的周期Tnew=2T;若反熵同步成功节点大于总同步节点的3/4,则Tnew=T/2;每次反熵到期时重复执行动态调整算法,同时确保Tinit/4≤Tnew≤Tinit×4,其中Tinit是预定义的初始周期,当Tnew的值因为某次调整超出上述限制时,放弃本次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计算邻居节点的活跃度:
A=α×P1+β×P2+γ×P3+δ×P4
其中:A表示某个邻居节点的活跃度,Pi,i=1~4,分别表示心跳指数、带宽、时延抖动、传输路径的有效权值;α、β、γ、δ分别表示心跳指数、带宽、时延抖动、传输路径的计算比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跳指数的有效权值计算方法为:
其中,n总为本节点反熵工作方式维护的同步周期内向某个邻居节点发送的心跳总次数,n为收到邻居节点回复的心跳应答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的有效权值计算方法为:
其中:Breq为数据同步消息请求带宽,B为链路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抖动的有效权值的计算方法为:
P3=Tmax-Ti
其中:Tmax=max(T1,T2,…,TN),Ti为第i条链路的时延抖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9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