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苯并噻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8062.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薛伟;王一会;蒋仕春;陈英;夏榕娇;郭涛;汤旭;贺鸣;张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68 | 分类号: | C07D277/68;C07D417/12;A01P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唑 戊二烯 酮类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苯并噻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通式(I)如下所示,其中:R为苯基、取代苯基或芳杂环基,所述的R取代苯基是一个或以上的甲基或者甲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硝基、或者一个或以上卤原子取代的苯基;R取代芳杂环基是噻吩基、取代萘基或其他杂环基。本发明对烟草花叶病毒拥有较好的抗性,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苯并噻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同时还涉及该含苯并噻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该含苯并噻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抗植物病毒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产物结构新颖,药理活性多样,对人类以及环境毒副作用小,是创新药物、药物候选结构和药物先导结构的重要来源,所以是药物研究领域的基础和重点研究方向。
姜黄素是来源于姜科植物姜黄中的一种酚类色素,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癌、抗类风湿、抗氧化、消炎等多种生物活性。作为姜黄素类似物的1,5-二取代-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同样具有生物活性广谱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且较前者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因此,在其结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生物利用率较高的、同时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姜黄素衍生物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2013年,Luo等(Eur.J.Med.Chem.2013,63,662-669.)将喹唑啉类化合物引入到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的骨架中,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1E,4E)-1-芳基-5-(2-(4-氧代喹唑啉)苯基)-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抗TMV和CMV的生物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药剂浓度为500μg/mL时,大部分合成的化合物对TMV和CMV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16年,Gan等(Pest Manag Sci.2016,72,534–543.)以1,4-戊二烯-3-酮为先导与1,3,4-噁二唑有机合成一系列含1,4-戊二烯-3-酮结构的化合物,并初步测定活性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TMV的抗病毒活性均高于其对照药剂病毒唑(Ribavirin)。
2013年,薛伟等(化学试剂.2013,35,201-205.)将肟酯结构引入到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1,5-二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中,通过醚化、肟化、最后酯化合成了一系列不对称的1,5-二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酯类姜黄素衍生物,并测试了该系列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枯萎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0μg/mL时,该系列化合物对三种病菌均表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杂环化合物已经成为新农药研究的重要对象,苯并噻唑类作为稠杂环的一员,该类化合物有着独特的药理活性,并且低毒、高效等特点,在新药物的创制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农药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具有诸如抗病毒、抑菌、除草、杀虫、杀螨、植物生长调节等生物活性。目前,市场上已出现许多含苯并噻唑结构的高效农药。
2007年,王伟等(有机化学,2007,27,279-284.)报道了几个含苯并噻唑的新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几个化合物均有良好的抗TMV活性,其中一个略高于宁南霉素(Ningnanmycin)。
2014年,Xiao等(Bioorg.Med.Chem.2014,24,3452-3454.)报道了一系列含有苯并噻唑和喹唑啉的β-氨基酸酯衍生物,并进行了抗TMV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0μg/mL时,部分化合物对TMV均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接近于商品药宁南霉素(Ningnanmyc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8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