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轮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8928.9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9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辉;张承基;赖文泉;胡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安正兴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吴晓梅 |
地址: | 3638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轮辋 制造工艺 轮辐 胚料 预锻 加热 收缩 热处理 材料性能 产品制造 成形形状 工艺成形 疲劳性能 旋压工艺 冲中孔 机加工 终锻 替换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制造工艺,它包括步骤1,将胚料加热;步骤2,将加热后的胚料进行预锻,得到工件一,工件一具有车轮的轮辐部分和轮辋部分,步骤3,将工件一进行终锻,得到工件二,工件二的轮辋宽度大于工件一的轮辋宽度;步骤4,将工件二的轮辐部分冲中孔,得到工件三;步骤5,将工件三的轮辋部分采用收缩工艺成形为工件四;步骤6,将工件四进行热处理和机加工得到最终的车轮。本发明所述的车轮制造工艺主要将现有技术的旋压工艺替换为收缩工艺且预锻的成形形状更为复杂,提高了产品的材料性能、疲劳性能,保证产品制造的稳定性和车轮整体性能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请查阅图1,车轮的制造工艺为液压模锻-旋压复合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胚料加热;(2)将加热后的胚料进行预锻,得到工件一,工件一只具有车轮的轮辐部分;(3)将工件一进行终锻,得到工件二,工件二具有轮辐部分和轮辋部分,该轮辋部分与轮辐部分相接的轴向一端具有轮缘,该轮辋部分的轴向另一端不具有轮缘;(4)将工件二的轮辐部分冲中孔,得到工件三;(5)将工件三的轮辋部分采用旋压工艺成形为工件四,工件四的轮辋部分的轴向两端都具有轮缘;(6)将工件四进行热处理和机加工得到最终的车轮。
现有的车轮制造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采用旋压工艺容易导致产品受众多过程参数的影响,无法保证每批次产品制造的稳定性;2、液压模锻-旋压复合成形无法保证车轮整体性能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轮制造工艺,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轮制造工艺,它包括以下制造步骤:
步骤1,将胚料加热;
步骤2,将加热后的胚料进行预锻,得到工件一,工件一具有车轮的轮辐部分和轮辋部分,该轮辋部分与轮辐部分相接的轴向一端具有轮缘,该轮辋部分的轴向另一端不具有轮缘;
步骤3,将工件一进行终锻,得到工件二,工件二的轮辋宽度大于工件一的轮辋宽度,该轮辋部分与轮辐部分相接的轴向一端具有轮缘,该轮辋部分的轴向另一端不具有轮缘;
步骤4,将工件二的轮辐部分冲中孔,得到工件三;
步骤5,将工件三的轮辋部分采用收缩工艺成形为工件四,工件四的轮辋部分的轴向两端都具有轮缘;
步骤6,将工件四进行热处理和机加工得到最终的车轮。
一实施例之中:该收缩工艺为通过收缩凹模给轮辋部分的整个圆周一个径向的向内压力,将轮辋部分压到收缩凸模上,使之形状与收缩凸模形状服帖。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预锻和终锻为液压模锻。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用收缩工艺代替旋压工艺,确保了每批次产品制造的稳定性,避免产品在旋压过程中受众多过程参数的影响。
2、收缩工艺代替旋压工艺,让产品轮辋部分的成形过程由拉应力变为压应力,更利于产品疲劳性能的提升。
3、本发明液压模锻成形的预锻所需成形压力大,成形形状较为复杂,更能提升材料的性能。
4、车轮轮辐及轮辋均采用液压模锻成形,保证了车轮整体性能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轮制造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轮制造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安正兴车轮有限公司,未经华安正兴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8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尔夫球杆头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机座部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