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9271.8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旌;巴兴之;李术才;李利平;王利戈;房忠栋;刘振华;孙尚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野外 探测 电磁 线圈 平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1.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调平机构、发射线圈固定机构、接收探头固定机构、操作台机构和滚轮行进机构;
所述发射线圈固定机构由四根等长的可伸缩杆构成,四根可伸缩杆两两垂直、头尾相连形成一个矩形结构,在矩形结构的四个角上分别安装一个发射线圈,使发射线圈保持正方形布置;在其中两个平行设置的可伸缩杆上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接收探头固定机构,在接收探头固定机构的头部设置有探头夹持装置;
所述自动调平机构包括压力感知系统,压力感知系统底端配置有高度调节杆;
所述的滚轮行进机构设置在发射线圈固定机构的底部,用于驱动发射线圈固定机构移动;
所述的操作台机构包括支撑杆、控制滚轮的脚踏板以及放置瞬变电磁控制主机的操作台组成;所述的支撑杆垂直于发射线圈固定机构所在的平面,与发射线圈固定机构相连;所述的脚踏板安装在发射线圈固定机构上;所述的放置瞬变电磁控制主机的操作台与支撑杆的顶部相连,所述操作台倾斜度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接收探头固定机构相对设置,位于与其相连的两根可伸缩杆的中心位置,且平行于另外两根可伸缩杆,其固定在所述的发射线圈固定机构上,不能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行进机构包括在发射线圈固定机构底部设置四个滚轮,其中两个滚轮设置在一根可伸缩杆上,另外两个滚轮设置在与其平行的另外一根可伸缩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也设有一个滚轮,在该滚轮上设置有自动计步器,用来记录测量的行进里程,并且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操作台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与连接杆内部的机构刚接,内部的机构可以转动一定角度,通过控制位于操作台下方的脚踏板来达到滚轮收放的目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机构的支撑杆与发射线圈固定机构用一根连杆连接,连杆靠近操作台一端套在支撑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固定机构在四个直角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发射线圈的固定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的各个零部件均使用非金属材料。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野外探测的瞬变电磁线圈调平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
使用前,把发射线圈固定机构的可伸缩杆伸长到目标长度,把所有测量线圈放置到装置上,并固定;
将接收探头放置到探头夹持装置上并固定好,然后把控制主机放到操作台上,将发射线圈、接收探头的线路连接控制主机,检查线路确保无误;
将装置移动至平坦处,此时移动滚轮为收起状态,装置的四个转角位置的压力感知系统开始测量四个位置的重力大小,首先自动将调平机构内部高度调节杆伸长一小段距离,使整个装置通过四个点与地面接触,进行相应重力测量,此项工作称为调零;
准备工作完成后,再将滚轮放下,移动装置到达测点位置;将滚轮收起,如果四个不同位置的压力感知系统的压力与事先测量的数值误差在精度允许范围内,则进行数据采集工作;若是某处压力感知到异常,根据情况实时调整,当测得压力变大时,则伸长压力变小以及无感应压力处的细杆长度,初次伸长长度为一定值,后期二次调整时可根据压力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后,伸长相应的长度,使线圈保持水平;
通过上述的调整,发射线圈和接收探头基本可以保持水平,能够满足探测精度要求;以此类推,测量工作结束后,关闭压力感知系统,细杆自动收缩至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92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