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根系生长观测装置及观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0402.4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7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权;金千瑜;张均华;曹小闯;朱练峰;禹盛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N21/78;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根系 压合块 安装架 定植板 底座 生长 承接 监测装置 固定架 刻度尺 拆卸清洗 观测装置 肉眼观测 水稻培育 支撑弹簧 插接杆 支撑脚 底块 观察 压合 压块 转动 观测 | ||
本发明涉及水稻培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稻根系生长观察监测装置,包括承接底座,所述承接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所述承接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刻度尺,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块。该水稻根系生长观察监测装置,通过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刻度尺,便于肉眼观测水稻根系生长的情况,设置的压合块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压块压合定植板,实现了对定植板的固定,通过提取压合块,使得压合块绕插接杆转动,从而实现了压合块与定植板的分离,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根系生长观测装置及观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是科研单位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根系是水稻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部位,不同的实验设置常需观察水稻的根系构型变化,根系空间分布和根系分泌物观察。
目前此类的观察常以土培和水培作为实验条件,土培条件下水稻完整根系不易获取,水培条件下不能直观观察水稻根系空间分布,不能直观观测水稻根系构型变化,故而提出一种水稻根系生长观测装置及观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根系生长观测装置及观测方法,其具备能直观观察水稻根系空间分布等优点,解决了土培条件下水稻完整根系不易获取,水培条件下不能直观观察水稻根系空间分布,不能直观观测水稻根系构型变化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直观观察水稻根系空间分布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稻根系生长观测装置,其包括:箱体,其上部开口,且为透明材料制成;
测量组件,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外侧面,用于观测水稻根系的长度变化;
定植板,且靠近所述定植板的边缘处开设有用于容纳可定植水稻幼苗的第一固体培养基的第一通孔,所述定植板中心区域开设有用于定植水稻幼苗的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第二通孔内定植的水稻幼苗的下方放置有第二固体培养基,以供第二通孔内定植的水稻幼苗的根系延伸至其中;
以及固定组件,其用于将所述定植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上部开口处,使得所述水稻幼苗的根系向所述箱体内部延伸。
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距离所述定植板的边缘的距离均为5cm,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均为1.5-3mm;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2-5cm。
优选的,每一第一固体培养基均对应容纳于一第一通孔内。
优选的,若干第一固体培养基内含有铝元素,和/或,若干第一固体培养基P1内含有元素周期表中序号23-92的元素。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体培养基包括按顺序叠放的若干分层,每一分层均含有同种水稻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且从上至下,不同分层内的必要营养元素逐步减小/逐步增大。
优选的,所述水稻根系生长观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内的、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固体培养基且高度可调的支撑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固体培养基的平台以及连接所述平台的可伸缩支脚。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平台的一侧/两侧的翻板,且所述翻板用于支撑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的第三固体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0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