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秋梨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2841.9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婷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21/15;A23L21/12;A23L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梨膏 润肺止咳 制备 罗汉果 重量份配比 健脾和胃 冰糖 熬煮 润肺 虚寒 装罐 生姜 百合 红枣 添加剂 密封 冷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秋梨膏及其制备方法,该秋梨膏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计的原料:秋梨:2000~2500份,百合1.5~5份,川贝粉:8~12份,罗汉果:15~20份,冰糖40~60份,红枣:9~20份,生姜:15~20份,经熬煮、冷却、装罐、密封制成,制得的秋梨膏不含添加剂口感、色泽俱佳,具有润肺、健脾和胃的功效,具有虚寒症状的患者也可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秋梨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一道传统的汉族药膳。以精选之秋梨(或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汁、贝母、蜂蜜等药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药膳饮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
目前,秋梨膏主要是以秋梨为原料,配以其它药食同源材料,采用压榨法获得梨汁或破碎法制成梨浆,经过滤除渣、加热熬煮、调配成分和装瓶等工艺制成,目前的瓶装秋梨膏为了保持其保质期和口感,就必须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由于防腐剂系人工合成而非天然制品,其对人体有害无益,同时口感差,营养不均衡。 同时由于现有的秋梨膏制备过程采用的均为凉性、养阴生津原料,所以,脾胃虚寒、手脚发凉、大便塘泻的人不宜服用,以避免虚寒症状加重,更易腹泻,即便是易上火、大便干、咳嗽患者也不能多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秋梨膏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秋梨膏不含添加剂口感、色泽俱佳,具有润肺、健脾和胃的功效,具有虚寒症状的患者也可服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秋梨膏,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计的原料制成:秋梨:2000~2500份,百合1.5~5份,川贝粉:8~12份,罗汉果:15~20份,冰糖40~60份,红枣:9~20份,生姜:15~20份。
一种较优的技术方案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秋梨2500份、百合1.5份、川贝粉8份、罗汉果15份、冰糖50份、红枣 20份、生姜15份。
上述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秋梨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秋梨洗净、带皮切块,榨汁,得到梨汁及带皮梨渣;
(2)按重量份配比,依次将百合、罗汉果、冰糖、红枣、生姜、川贝粉与步骤(1)的梨汁及带皮梨渣混合,放入容器中,使用大火将原料烧开,转文火熬制1.5小时后待用;
(3)将步骤(2)制得的原液进行过滤,去渣,将液汁放入容器中,文火熬制,使用搅拌棒边搅拌边熬制,搅拌速率5/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文火熬制时间2.5小时,直至液体成浓稠状;
(4)将步骤(3)制得的半成品冷却至60℃,加入150~200份的蜂蜜搅拌均匀,装罐、密封即成。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秋梨:【性味】味酸甜、性寒凉。【归经】归肺、胃经。【功能】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利肠解毒。对热病伤津所致的烦渴、胸中热闷、肺燥干咯、大便秘燥等症有较好治疗作用。
百合【性味】平、甘。【归经】心,肺。【功能】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适于体虚肺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放化疗者。
川贝【性味】性凉,甘平。【归经】入肺经、胃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罗汉果:【性味】味甘,性凉。【归经】归肺、脾经。【功能】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对于痰火咳嗽,咽喉肿痛,伤暑口渴,肠燥便秘等症有较好治疗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婷,未经王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2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奶奶罐头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葛根糙米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