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油菜株高的基因ED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3098.9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华玮;郑明;浦惠明;胡茂龙;杨红丽;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A01H5/04;A01H6/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江丽丽;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油菜 基因 ed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油菜株高的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油菜株高的基因ED1及其在油菜矮秆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四大主要油料作物包括油菜、大豆、花生及向日葵,油菜居首。油菜也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农作物及国产食用油的第一大来源。菜籽油是中国传统食用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的比例约为57%(王汉中,2010)。建国以来,我国油菜生产成功实现了三次重大跨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我国油菜单产仍然落后于加拿大等国家。因此,提高油菜单产则是我国油菜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目标。
株高是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与植株抗倒伏性有关(Hedden et al.,2003)。然而,随着杂种优势的成功利用,株高也有所增高,抗倒伏则成为稳产保质的关键。适度矮化的作物品种不仅抗倒伏性增强,而且更适合于机械化收获。因此,矮杆性状(基因)在农作物上的重要应用价值受到了育种家的关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矮杆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显著提高了世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Evensonand Gollin,2003;Peng et al.,1999)。
目前,科学家利用拟南芥、水稻、小麦、豌豆和番茄等矮杆突变体的研究,对作物株高调控的分子机理有了深入的认识。研究表明,矮杆性状多数与激素的合成和信号途径相关,其中赤霉素(Gibberellin,GA)和油菜素类酯(Brassinosteroid,BR)是决定株高性状最主要的两类因子。少数植物矮化突变与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和细胞壁合成途径等有关(Tanaka et al.,2003)。矮秆基因能直接导致植株形态学或细胞学发生变化,影响细胞的大小和数目,从而引起植株的矮化表型。
与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相比,油菜植株高大、分枝以及分枝间交叉多,机械化收获困难。在油菜生产中,倒伏可造成多达10-30%的减产,且含油量显著降低。另外目前油菜株高数量性状的研究基本还停留在初步定位阶段,近来主要检测到了一些控制株高性状的QTLs。然而,油菜矮杆突变资源的利用和矮杆机理研究比较滞后,相关的报道也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油菜株高的基因ED1及其在油菜矮杆品种选育中的应用,通过将基因ED1转化到油菜中,可以高效准确对油菜品种进行降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控制油菜株高的基因ED1,该基因位于C5染色体,与基因BnaIAA7(编码油菜IAA7蛋白)相比,基因ED1包含一处错义的碱基突变,即在序列260处存在C至T的置换,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的氨基酸在第87位为亮氨酸,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30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2-二氯-4-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式供电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