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结构应力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3672.0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9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彭修乾;孟祥飞;李健增;段莉莉;张婷;刘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黄利萍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局部 特征 结构 应力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结构应力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仿真分析目标:确定本次仿真分析的目标,针对关注区域,设定分析目标范围;
第二步,几何区域识别:确定出几何体特征和尺寸变化会引起应力集中的位置;具体涉及到以下方面的判断:
(一)几何特征:对于具有前处理几何模型的,提取几何特征采集表面参数;对于仅有后处理网格结构的,在既有计算结果上提取网格并形成表面参数;
(二)计算识别:确定计算类型和根据关注程度进行结构分级;
a.依据采集的数据,判断分析类型:
如果几何是由线或者梁单元组成,则不适合本方法;
如果几何是由平面或平面单元组成,简化为平面问题,后续用二维方法处理;
如果几何是由空间体或空间实体/面单元组成,作为三维问题后续用三维方法处理;
b.结构分级:
仿真分析的目的决定关注区域的范围,根据此目的将结构划分为三个级别:
I类区为重点关注位置;
II类区为介于I类区和III类区之间的位置;
III类区为不关注区域;
(三)应力集中区域判断:在既有几何或网格基础上,通过以下指标判断应力集中区域:
a.法向:二维检查线法向,三维检查体延伸方向的面法向;
b.尺寸:二维问题中,判断横截面长度变化;三维问题中,判断横截面面积变化;
c.应力集中区域:其基本判断原则如下:
法向未变化,集中应力出现在两端;
法向均匀变化,集中应力出现在尺寸最小处;
法向非均匀变化,集中应力出现在剧烈变化位置;
第三步,确定目标区域处理原则:在结构分级和应力集中区域判定基础上,增加伪集中应力判断准则,以确定目标处理区域处理原则;
第四步,局部区域应力处理:
应力集中区域和处理准则确定后,即可实施局部应力调整;
(一)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区域调整后的单元应力按照应力集中系数进行插值,进行应力插值和分配时:
查询具体形状对应的应力集中系数传播规律;
忽略中间值的差异,公式如下式(1):
式(1)中,σmi为某m单元积分点插值应力,为平均应力,αmi为应力集中系数;
(二)网格质量较差区域应力调整时:清除此小范围应力结果,重新利用周围可靠单元结果均匀化此单元质量差区域结果;
a.网格质量差单元应力影响范围确定:当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质量出现奇异,需要确定其影响范围,重新建立在此影响范围内的所有单元应力结果;
需要建立影响因子计算公式如下式(2),
式2中,γ为奇异单元影响范围判断系数,Δ为单元应力与最小应力差值,Smax和Smin为整个影响范围内最大和最小应力;
当影响因数α高于阈值时,需要对此区域进行调整;
b.应力计算方法:通过阈值选定目标区域影响区的单元建立集合,清除此集合内应力结果,并选择此集合周围临近单元通过下式(3)计算这些单元对目标积分点的影响因数;
式(3)中,ηni为不同单元积分应力结果对目标单元积分点应力结果影响系数,dni为影响积分点和目标积分点距离,n为单元数量,i为积分点数量;
根据影响因素关系,建立集合内单元应力计算公式如下式(4):
[σ]′=[σ]·[η] (4)
式(4)中,[σ]′为目标集合单元应力矩阵,[σ]为目标集合周围单元应力矩阵,[η]为目标集合周围单元影响因子矩阵;
完成待调整区域应力计算后,将新应力场结果覆盖原始结果并显示;
第五步,自动应力处理:在上述应力调整的第一步至第四步中,通过程序实现手工操作的各项具体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部特征的结构应力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确定本次仿真分析的目标时,包括关注区域、精度和相对趋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局部特征的结构应力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第一项中,提取几何特征采集表面参数时,包括平面和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未经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36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