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含内源菌的水稻种子培养水稻无菌愈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4770.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季静;樊亚君;王罡;王昱蓉;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愈伤 水稻种子 内源 无菌 基本培养基 无菌水冲洗 暗培养 水稻 吹干 取出 乙醇水溶液浸泡 次氯酸钠溶液 愈伤组织 育种过程 种质资源 暴晒 染菌 浸泡 日光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用含内源菌的水稻种子培养水稻无菌愈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内源菌的水稻种子于日光下暴晒;(2)用无菌水冲洗,吹干;(3)乙醇水溶液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4)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吹干;(5)将步骤(4)获得的种子摆入NB基本培养基;(6)27‑29℃暗培养,每隔3天,将没有染菌迹象的种子转移到新的NB基本培养基中;至长出愈伤,挑取愈伤于新的NB基本培养基中,在27‑29℃暗培养,得到水稻无菌愈伤。本发明的方法使含有内源菌水稻种子获得无菌愈伤组织,不仅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在育种过程中节约种子,成本低、操作简单,能采对珍贵的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培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和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含内源菌的水稻种子培养水稻无菌愈伤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稻谷产量几乎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历年来,育种家和农业技术专家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提高水稻抗性,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培育产量更高、耐受性更好、营养更加丰富的水稻新品种是需要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需要在育种方面不断地进一步发展。在育种过程中,一些非常珍贵的种质资源因种植时间等原因就会在存储过程中出现携带各种菌的现象,造成在种子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不同于操作染菌的情况,由种子内部而发、围绕种子长成菌落的染菌情况,这对于愈伤组织培养影响非常大,非常有必要对含有内源性菌的种质进行抢救性培养。目前少有对含有内源菌水稻种子愈伤培养的方法,常规的方法无法培养得到无菌愈伤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含内源菌的水稻种子培养水稻无菌愈伤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用含内源菌的水稻种子培养水稻无菌愈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内源菌的水稻种子于日光下暴晒2-3天;
(2)用无菌水冲洗2-3次,于无菌台内吹干;
(3)用体积浓度75%乙醇水溶液浸泡4-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2-3次;
(4)在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0.8倍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40-45min,每8-10min摇晃容
器,取出,用无菌水冲洗,于无菌台内吹干;
(5)在无菌台内,将步骤(4)获得的种子摆入装有NB基本培养基的培养瓶内;
(6)27-29℃暗培养,每隔3天,将没有染菌迹象的种子转移到新的NB基本培养基中;至长出愈伤,挑取愈伤于新的NB基本培养基中,在27-29℃暗培养,得到水稻无菌愈伤。
本发明的方法能快速用含有内源菌水稻种子获得无菌愈伤组织,不仅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在育种过程中节约种子,成本低、操作简单,能采对珍贵的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培养。
附图说明
图1为种子上长出愈伤照片。
图2为继续培养得到的大量的水稻无菌愈伤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次氯酸钠溶液市售,以有效氯计10%。
含内源菌的水稻种子的签定:在水稻种子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染菌现象:一种是由于没有严格控制好无菌操作而造成的染菌,一般染菌种类不确定,在培养基表面各部位长成菌落;另一种是水稻种子在存储过程中出现携带各种菌的情况,进而在水稻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由种子内部而发、围绕种子长成菌落的情况,此时水稻种子称为含有内源菌的水稻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4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