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层气U型井分段逐级排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5504.5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召英;郝春生;李军军;常会珍;李进强;赵晋斌;姚晋宝;王维;杨昌永;贾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6;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8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分段 逐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排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层气U型井分段逐级降压排采的方法,是根据大倾角煤层U型井轨迹特点,划分为三个排采阶段;将煤层气井初始液位到临界解吸压力点阶段,作为第一排采阶段;从临界解吸压力点到目的煤层顶板以上20m的液位作为第二排采阶段;之后的排采为第三排采阶段。对大倾角煤层U型井排采的不同阶段制进行了明确划分,保证煤层气井可以平稳降压解吸;将U型井压裂点作为排采控制的关键点,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煤层气井的排采,使各个煤层段都能充分解吸,防止由于液面降低过快造成煤层大面积裸露,不利于煤层气的解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排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层气U型井分段逐级降压排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直井开发影响的范围小,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而水平井的优势在于穿透更多的割理裂缝系统,沟通大量裂隙通道,扩大了排采降压泄气面积,能够让更多的气体进入主流通道,水平井作为低渗透煤储层的高效开发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煤层气的开采。
然而,煤层作为煤层气的生气层和储集层,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小,机械强度低、非均质性强、储层压力低等特点。这些特性就决定煤层在排采过程中受到的伤害远大于常规储层。尤其对于低渗煤储层,这种伤害更为明显且不可逆。这种伤害直接影响到煤层气的解吸、扩散、运移及排采,最终影响煤层气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很多学者都从水平井井位部署、排采曲线特征、动态指标、产能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人从水平井钻井轨迹、煤层倾角等方面分析低渗煤储层煤层气井的排采特征及排采制度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层气U型井分段逐级降压排采的方法,以解决水平井排采过程中由于排采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产量不稳定、产气效果差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层气U型井分段逐级排采的方法,是根据大倾角煤层U型井轨迹特点,划分为三个排采阶段;将煤层气井初始液位到临界解吸压力点阶段,作为第一排采阶段;从临界解吸压力点到目的煤层顶板以上20m的液位作为第二排采阶段;之后的排采为第三排采阶段。
第二个排采阶段以煤层压裂点为依据,将煤层压裂点的煤层标高计算出来,投影到垂直抽采井轨迹上,划分为多个关键排采控制点,作为排采控制的关键点。
液面依次降至每个排采控制关键点时,都要使液面维持在关键点处一段时间,直至压降漏斗充分扩展后,再将液面平稳降至下一个关键点处。
第三排采阶段,当产水量不足以携带煤粉产出时,对煤层气井进行间歇式排采或回注水处理。
应用本发明的排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对大倾角煤层U型井排采的不同阶段制进行了明确划分,保证煤层气井可以平稳降压解吸;
(2)将U型井压裂点作为排采控制的关键点,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煤层气井的排采,使各个煤层段都能充分解吸,防止由于液面降低过快造成煤层大面积裸露,不利于煤层气的解吸。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平井不同排采阶段的划分示意图;
图2为水平井排采阶段Ⅱ关键点划分示意图;
图中:Ⅰ-第一排采阶段;Ⅱ-第二阶段;Ⅲ-第三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针对大倾角煤层的特性,将U型井压裂点作为排采控制的关键点,分段逐层降压,具体过程如下:
(1)远端对接水平井工程井先产气原则。由于远端对接井水平段一般采用下山方式钻进,靠近工程井附近煤层段先达到解吸条件,如果煤层倾角较大,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5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加装增速器调节冲次的游梁式抽油机
- 下一篇:一种流体分隔装置及井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