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状带束层的卷绕方法以及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5921.X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8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板仓淳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38 | 分类号: | B29D30/38;B29D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 带束层 卷绕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片状带束层的卷绕方法以及卷绕装置。提供在将片状带束层卷绕于卷绕筒时片状带束层难以相对于卷绕筒偏离的片状带束层的卷绕方法。该卷绕方法包括:将片状带束层(8b)由在其长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吸附单元(15)吸附于台(14)上的工序;以及通过在片状带束层(8b)的上方使卷绕筒(50)边旋转边沿片状带束层8b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从卷绕筒(50)移动过来的位置处的吸附单元(15)依次解除吸附,从而由卷绕筒(50)卷绕片状带束层(8b)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状带束层的卷绕方法以及卷绕装置。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7-254663(申请日:2017年12月28日)为基础,享有来自日本专利申请2017-254663的优先权。本申请包含日本专利申请2017-254663的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以往在制造了充气轮胎的片状带束层之后,进行将该片状带束层卷绕于卷绕单元(卷绕筒)的处理。随后,卷绕于卷绕筒的片状带束层被输送到成型鼓前,在此处从卷绕筒拉出并卷绕到成型鼓上。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使用转印鼓将托盘上的片材移动到成型鼓。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0-2803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6-1370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片状带束层向成型鼓的卷绕中,片状带束层的长度方向与成型鼓的周向必须一致。因此,在将片状带束层卷绕于卷绕筒时使片状带束层的长度方向与卷绕筒的周向一致很重要。在此基础上,若使卷绕筒以及成型鼓的旋转轴平行,将片状带束层从卷绕筒拉出并卷绕于成型鼓,则片状带束层的长度方向与成型鼓的周向一致。
并且,为了在将片状带束层卷绕于卷绕筒时使片状带束层的长度方向与卷绕筒的周向一致,使片状带束层相对于卷绕筒不偏离是很重要的。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将片状带束层卷绕于卷绕筒时片状带束层难以相对于卷绕筒偏离的片状带束层的卷绕方法以及卷绕装置。
本发明的片状带束层的卷绕方法是由卷绕筒对配置于台上的片状带束层进行卷绕的片状带束层的卷绕方法,该卷绕方法包括:将所述片状带束层由在其长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吸附单元吸附于所述台上的工序;以及通过在所述片状带束层的上方使所述卷绕筒边旋转边沿所述片状带束层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从所述卷绕筒移动过来的位置处的吸附单元依次解除吸附,从而由所述卷绕筒卷绕所述片状带束层的工序。
此外,本发明的片状带束层的卷绕装置具备:台,其用于配置片状带束层;卷绕筒,其在配置于所述台上的所述片状带束层的上方边沿所述片状带束层的长度方向移动边旋转,并对所述片状带束层进行卷绕;多个吸附单元,沿所述台上的所述片状带束层的长度方向排列,并分别将所述片状带束层吸附于所述台上;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卷绕筒以及所述吸附单元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通过在所述片状带束层的上方使所述卷绕筒边旋转边沿所述片状带束层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从所述卷绕筒移动过来的位置处的吸附单元依次解除吸附,从而由所述卷绕筒卷绕所述片状带束层。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直到即将由卷绕筒卷绕片状带束层之前为止将片状带束层吸附于台上,因此在将片状带束层卷绕于卷绕筒时片状带束层难以相对于卷绕筒偏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轮胎的宽度方向剖视图。
图2的(a)是原织物的俯视图。(b)是片状带束层的俯视图。(c)是圆筒状带束层的立体图。
图3是轮胎用带束层的制造装置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4是原织物用台的俯视图。
图5是从图3的箭头A方向观察第一保持部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装置及充气装置
- 下一篇:轮胎用带束层的制造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