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6151.0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5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严华荣;冯准记;肖峰;温馨;杨波;王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三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07 | 分类号: | D04H3/007;D04H3/147;D04H3/153;D01F8/06;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高江玲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层、中间层和接触层;
所述复合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154份~200份聚丙烯、30份~40份聚乙烯和聚丙烯共聚物、5份~7份钛白粉和1份~1.4份亚磷酸脂抗氧化剂;
所述中间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192份~230份聚丙烯、2份~4份聚乙烯和聚丙烯共聚物、5份~7份钛白粉和1份~1.4份亚磷酸脂抗氧化剂;
所述接触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154份~200份聚丙烯、20份~30份聚乙烯和聚丙烯共聚物、5份~7份钛白粉、1份~1.4份亚磷酸脂抗氧化剂和2份~5份酯类聚合物;
所述酯类聚合物由均聚聚丙烯45份~55份、聚乙烯醇25份~35份、硬脂酸酰胺15份~20份和亚磷酸脂抗氧化剂1份~3份组成;
所述复合层、所述中间层和所述接触层的重量比为2:3:2;
所述聚乙烯和聚丙烯共聚物中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2):(8~9),其分子量为300000~800000,分子量分布为3~4;
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首先将所述复合层原料混合,然后输送到螺杆挤压机,将其熔融处理,得到熔体,经过过滤器、计量泵,然后将所述熔体输送至纺丝组件;
S102:所述纺丝组件采用0.4mm微孔将所述熔体挤出得到初生纤维,并在微孔下方6cm~10cm处采用温度为15℃~17℃、速度为1.5m/s~2.0m/s的冷风将所述初生纤维冷却;
S103:所述初生纤维经冷风冷却后,通过牵伸道牵伸,得到直径为24μm~25μm的纤维;
S104:经所述牵伸道牵伸后的纤维,进入文丘里管式的铺网通道,然后通过纤网收集装置得到复合层的纤网;
S105:依次通过所述步骤S101~S104制备所述中间层的纤网和所述接触层的纤网,然后通过所述纤网收集装置依次将所述复合层的纤网、所述中间层的纤网和所述接触层的纤网收集并通过热轧机加热将纤网定型,得到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的分子量为3500~4500,其聚合度为97。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首先将所述复合层原料混合,然后输送到螺杆挤压机,将其熔融处理,得到熔体,经过过滤器、计量泵,然后将所述熔体输送至纺丝组件;
S102:所述纺丝组件采用0.4mm微孔将所述熔体挤出得到初生纤维,并在微孔下方6cm~10cm处采用温度为15℃~17℃、速度为1.5m/s~2.0m/s的冷风将所述初生纤维冷却;
S103:所述初生纤维经冷风冷却后,通过牵伸道牵伸,得到直径为24μm~25μm的纤维;
S104:经所述牵伸道牵伸后的纤维,进入文丘里管式的铺网通道,然后通过纤网收集装置得到复合层的纤网;
S105:依次通过所述步骤S101~S104制备所述中间层的纤网和所述接触层的纤网,然后通过所述纤网收集装置依次将所述复合层的纤网、所述中间层的纤网和所述接触层的纤网收集并通过热轧机加热将纤网定型,得到无纺布;
在所述步骤S103中,牵伸道的长度为2.8m~3.2m;
在所述步骤S101中,熔融的温度为260℃~270℃。
4.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在纺织、染整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三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三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61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纺布、制作方法及吸收芯体
- 下一篇:水刺超纤复合无纺布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