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编程器件的访问方法及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7550.9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军;何磊;刘品;申屠鸿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2 | 分类号: | G06F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编程器件 中央处理器 片选 访问命令 通信设备 访问 通信技术领域 建立通信 硬件成本 电连接 可访问 选型 发送 关联 输出 响应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可编程器件的访问方法及通信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通信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及多个可编程器件,中央处理器包括一个SPI控制器,SPI控制器包括一个片选端口,片选端口与多个可编程器件均电连接,中央处理器通过片选端口向多个可编程器件输出第一片选信号,以与多个可编程器件建立通信,中央处理器向多个可编程器件发送访问命令,每个可编程器件在待访问可编程器件的地址为自身的地址时,确定与访问命令关联,并响应访问命令。如此,中央处理器仅需一个片选端口就可访问多个可编程器件,降低了中央处理器的选型难度和硬件成本,解决了因中央处理器的片选端口数量不够,无法满足访问多个可编程器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编程器件的访问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设备的主板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案使得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能够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总线访问多个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其中,第一种方案可参照图1,CPU中具有多个SPI控制器,每个SPI控制器对应一个CPLD,CPU有n个SPI控制器就可以访问n个CPLD,但目前市面上的CPU内的SPI控制器的数量有限,一般不会超过2个,很难做到访问多个CPLD,增加了CPU的复杂度和选型难度,也增加了硬件成本;第二种方案可参照图2,CPU中具有一个SPI控制器,该SPI控制器有多个片选(Chip select,CS)端口,每个片选端口单独控制一个CPLD,CPU每次访问CPLD时,多个片选端口中只有一个有效,从而只会选中一个CPLD,CPU的SPI控制器有n个片选端口就能访问n个CPLD,但目前市面上的CPU的SPI控制器片选端口数量有限,通常只有一个片选端口,故采用这种方式实用性不高。可见,上述的两种方案中,CPU的选型难度大,硬件成本高,且由于SPI控制器及片选端口数量有限,导致CPU可访问的CPLD的数量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编程器件的访问方法及通信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可编程器件的访问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及多个可编程器件,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一个SPI控制器,所述SPI控制器包括一个片选端口,所述片选端口与所述多个可编程器件均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所述片选端口向所述多个可编程器件输出第一片选信号,以与所述多个可编程器件建立通信;
所述中央处理器向所述多个可编程器件发送访问命令,其中,所述访问命令包括可编程器件地址字段,所述可编程器件地址字段用于存放待访问可编程器件的地址;
每个所述可编程器件在所述可编程器件地址字段存放的待访问可编程器件的地址为自身的地址时,确定与所述访问命令关联;
与所述访问命令关联的可编程器件响应所述访问命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及多个可编程器件,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一个SPI控制器,所述SPI控制器包括一个片选端口,所述片选端口与所述多个可编程器件均电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片选端口向所述多个可编程器件输出第一片选信号,以与所述多个可编程器件建立通信;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向所述多个可编程器件发送访问命令,其中,所述访问命令包括可编程器件地址字段,所述可编程器件地址字段用于存放待访问可编程器件的地址;
每个所述可编程器件用于在所述可编程器件地址字段存放的待访问可编程器件的地址为自身的地址时,确定与所述访问命令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75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