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7612.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许斌飞;李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县兰馨油桃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00;A01N65/32;A01N63/00;A01N43/16;A01N37/40;A01N25/08;A01N25/10;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希慧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腐病 叶面肥 油桃 中药提取物 制备 添加剂 硝酸钾 多孔二氧化硅 氯化钾 磷酸二氢铵 苦参 中药原料 金银花 发酵液 分散剂 壳寡糖 壳聚糖 葡萄籽 桑葚叶 水杨酸 重量份 黄连 果渣 尿素 | ||
1.一种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果渣发酵液30-50份,尿素2-3份,磷酸二氢铵6-8份,硝酸钾2-3份,氯化钾2-3份,壳寡糖0.8-1份,添加剂6-8份,壳聚糖3-6份,多孔二氧化硅0.07-0.1份,分散剂1-3份,水100份;其中,添加剂为水杨酸和中药提取物,其中,中药提取物的中药原料为葡萄籽、桑葚叶、黄连、苦参、金银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在果渣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将苹果渣、梨渣、樱桃渣混匀得到混合物;加入豆粕、磷酸钾杀菌,加入无菌水混匀,调节pH=7-7.5,加入菌液,于42-46℃,发酵6-8天,静置1-2h,取上清液得到果渣发酵液;优选地,在果渣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用磷酸一氢钾水溶液调节pH;优选地,在果渣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混合物、豆粕、磷酸钾、无菌水、菌液的重量比为80-100:1-3:0.2-0.4:60-80:10-15;优选地,菌液为枯草芽孢杆菌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为1×107-9×107cfu/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水杨酸和中药提取物的重量比为0.3-0.7:5.3-7.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其特征在于,葡萄籽、桑葚叶、黄连、苦参、金银花的重量比为3-5:10-12:8-10:8-10:6-8。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其特征在于,中药提取物为葡萄籽、桑葚叶、黄连、苦参和金银花的混合物,依次经水、乙酸乙酯回流提取,合并水提液、乙酸乙酯提取液,旋转蒸发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多孔二氧化硅的粒径不高于80n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二醇400,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二醇400的重量比为1:1.5-2。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多孔二氧化硅、甘油混匀后,加入壳聚糖溶液中混匀得到包衣溶液;用包衣溶液对添加剂包衣,烘干得到中间颗粒;将中间颗粒、果渣发酵液、尿素、磷酸二氢铵、硝酸钾、氯化钾、壳寡糖、分散剂、水混匀得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1wt%,其溶剂为质量分数为0.6-0.8wt%的乙酸水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抗褐腐病油桃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二氧化硅、甘油的重量比为0.07-0.1: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县兰馨油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芜湖县兰馨油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76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