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素蛋白-多巴胺-E7短肽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7971.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4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蒋欣泉;曹玲燕;吴建楠;郑奥;焦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22 | 分类号: | A61L27/22;A61L27/34;A61L27/50;A61L27/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崔佳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素 蛋白 多巴胺 e7 复合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丝素蛋白-多巴胺-E7短肽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支架包含丝素蛋白多孔支架,E7短肽通过多巴胺接枝于所述丝素蛋白多孔支架上,
其中,所述E7短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为EPLQLKM;
所述丝素蛋白、多巴胺、E7短肽的投料质量比为100:0.5-1.5:5-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支架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1)孔隙率为80%-90%;
(2)平均孔径为5-20μm;
(3)所述复合支架的接触角为25-35°;
(4)所述复合支架由直径为200-500nm的纤维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支架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1)孔隙率为82%-85%;
(2)平均孔径为15μm;
(3)所述丝素蛋白、多巴胺、E7短肽的投料质量比为100:1:9;
(4)所述复合支架的接触角为31.1±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丝素蛋白多孔支架;
(ii)将所述丝素蛋白多孔支架浸渍于多巴胺溶液中,获得丝素蛋白-多巴胺支架;
(iii)将所述丝素蛋白-多巴胺支架浸渍于E7短肽溶液中,形成丝素蛋白-多巴胺-E7短肽复合支架,
其中,丝素蛋白与多巴胺投料质量比为100:0.5到100:1.5;
丝素蛋白与E7短肽投料质量比例为100:5到100: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丝素蛋白溶液,将所述丝素蛋白溶液装于注射泵;
(b)在电场作用下,所述丝素蛋白溶液经注射泵针头出口喷出,采用滚筒接收器接收丝素蛋白丝;
(c)收集所述丝素蛋白丝并干燥获得所述丝素蛋白多孔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1)丝素蛋白溶液的浓度为5-25w/v%;溶剂选自下组:六氟异丙醇、甲酸、水、或其组合;
(2)注射泵推进速率为1.5-2ml/h;
(3)注射泵针头出口的直径为0.6-1.0mm;
(4)电场电压为10-30kV;
(5)注射针头出口至滚筒接收器的距离为15-20cm;
(6)滚筒接收器的转速为300-500转/分钟。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巴胺溶液浓度为2-6mg/ml;溶剂选自下组:Tris-buffer、去离子水、乙醇、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7短肽溶液浓度为40-80mg/ml;溶剂选自下组:PBS、Tris-buffer或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丝素蛋白与多巴胺投料质量比为100:1。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丝素蛋白多孔支架浸渍于多巴胺溶液的时间为6-12小时。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丝素蛋白与E7短肽投料质量比例为100:9。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丝素蛋白-多巴胺支架浸渍于E7短肽溶液的时间为12-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79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