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线路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8158.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栋寅;岑彦;朱正航;胡委锋;潘成南;杨洲;宣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通讯模块 温度传感器 配电线路 线缆故障 短路故障 传感器 在线监测系统 支架 采集 传感器采集 供电可靠性 工作效率 故障区段 恢复供电 警示作用 温度异常 信息传输 信息引导 支架安装 故障点 停电 巡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线路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支架、温度传感器、线缆故障传感器和通讯模块,温度传感器和线缆故障传感器随支架安装在配电线路上,通讯模块设置在支架上,温度传感器、线缆故障传感器均与通讯模块相连,所述通讯模块上连接有PC机;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的采集配电线路的电缆温度,以及线缆故障传感器采集电缆的短路故障,并通过通讯模块将采集的电缆温度和电缆短路故障信息传输至PC机内,当电缆温度异常或短路故障时,能通过PC机对工作人员起到警示作用,并能通过信息引导巡视人员迅速确定故障区段并找出故障点,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停电时间,迅速恢复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线路电缆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成倍的增长,出现电力设备老化、绝缘强度降低、二次端子击穿、材料霉变、钢构件锈蚀以及线缆局部异常高温等隐患也随之剧增。这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一个极大的挑战,国内配电设备上的温度监测这一块上采用的一般有电流,温度两种参数的监测方式。这一监测模块能够比较灵敏的监测到线缆上的电流或者温度的参数值,这一领域已经属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相对于监测温度参数而言,监测电流参数具有一定的隐患,不适宜长久的监测与运用。与此同时国内大部分将检测到的信号直接在现场用显示装置将参数数据显示出来,虽然可以实时的反应出监测到线缆参数的数值。但是,这一工作模式不符合台区日夜智能化的趋势。并且,配电台区由于基数大,分布广,难以经常性,详细的进行参数的考察,数据的考察也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这就使得配电台区线路上被监测的部分并不能实际的起到一个实时监测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配电线路电缆在线监测系统,解决现有作业人员不能对配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导致漏电引起的线缆局部高温故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配电线路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支架、温度传感器、线缆故障传感器和通讯模块,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线缆故障传感器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线缆故障传感器随所述支架安装在配电线路上,所述通讯模块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线缆故障传感器均与通讯模块相连,所述通讯模块上连接有PC机;
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形成在支架上的容腔,所述容腔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线缆故障传感器经所述开口安装在容腔内,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形成所述容腔的其中一个壁板,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壁板上且位于容腔内,且温度传感器与线缆故障传感器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配电线路电缆在线监测系统还包括外壳,所述线缆故障传感器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连接轴,所述支架上设有与连接轴相适配的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所述线缆故障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壁板上,所述螺杆的底端设有固定温度传感器的固定套,所述螺杆的顶端设有螺帽。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为呈圆台状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固定套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通讯模块的水平延伸板,所述水平延伸板上设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凸起上还设有定位芯片,所述定位芯片与通讯模块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8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