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8526.7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塑之华塑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L25/06;C08K13/06;C08K9/06;C08K7/14;C08K3/22;C08K3/24;C08K5/349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敏灿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阻燃尼龙 锡酸盐 制备 尼龙 材料技术领域 双螺杆挤出机 偶联剂处理 三聚氰胺盐 质量百分比 阻燃协效剂 溴系阻燃剂 安全环保 侧喂料机 高混机 抗氧剂 协效剂 阻燃剂 称取 出料 配比 阻燃 制作 制造 | ||
1.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制成:
尼龙35-50%
溴系阻燃剂12-20%
阻燃协效剂3-6%
三聚氰胺盐5-10%
玻璃纤维25%
抗氧剂0.2-0.5%
其他助剂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为脂肪族尼龙,尼龙是PA66或者PA6,相对粘度在1.8-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溴系阻燃剂为芳香族有机溴化合物,溴含量>52%,TGA>310℃,所述溴系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聚苯乙烯树脂、聚溴化苯乙烯、四溴双酚A碳酸酯齐聚物、八溴醚、三(2、3一二溴丙基)异氰酸酯、四溴双酚A树脂、溴代三嗪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协效剂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盐,阻燃协效剂为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锑酸钠、硼酸锌、锡酸锌、羟基锡酸锌、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阻燃协效剂为锡酸锌、羟基锡酸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盐是三聚氰胺的磷酸盐、焦磷酸盐、次磷酸盐、硫酸盐、硝酸盐、脂肪酸盐、苯甲酸盐、磺酸盐、尿氰酸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盐是三聚氰胺尿氰酸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短切无碱玻璃纤维,单丝直径在7μm-17μm之间,长度在3mm-5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受阻酚类抗氧化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硫代酯类抗氧化剂,所述受阻酚抗氧剂可以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酯醇(1010)、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1076)、1,3,5-三甲基-2,4,6-(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1130)、三甘醇双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245)、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尿酸(3114)、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酰胺)(1098),所述亚磷酸酯抗氧剂可以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168)、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626),所述硫代酯抗氧剂可以是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酯(DSTDP)、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DLTDP)、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12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酸盐阻燃尼龙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他助剂是润滑剂、扩链剂、金属钝化剂、成核剂、偶联剂、碳黑、钛白粉,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KH550)、γ―(2,3-环氧丙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
10.一种锡酸盐阻燃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原料;
(2)、将短切玻璃纤维的表面经过偶联剂处理;
(3)、将尼龙、阻燃剂、阻燃协协效剂以及其他助剂一起置于高混机中搅拌1-5分钟即可出料;
(4)、将混合的出料置于转速200-800转/分钟、温度为250-300℃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同时在机器侧喂料机加入特定比例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挤出、水冷、除湿、切粒、分选、均化,即制成成品;
(5)、水冷可以使用循环水,经过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因尼龙材料易吸水,所以材料需要经过真空吸水机,除去表面水分;经过切粒机切粒后,材料存在尺寸不一样的颗粒以及粉末,经过振动筛分选后,可以得到尺寸一致的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塑之华塑化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塑之华塑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85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聚尼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咖啡壶搅拌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