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网形式隧道平面联系测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8767.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7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春;何金学;王振林;刘成龙;武瑞宏;沈晓钧;张齐勇;刘国平;杨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式 隧道 平面 联系 测量 方法 | ||
1.构网形式隧道平面联系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固定测站和自由测站相结合的构网方式进行隧道平面联系测量,在固定测站上的测量也以自由测站的方式进行,并进行多时段观测,把不同时段的进洞联系测量数据进行组合和构网严密平差,计算出进洞联系边方位角中误差最小的边及其方位角,将其作为洞内控制测量的起算方位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形式隧道平面联系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构网形式洞内外控制点平面联系测量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进洞与后视GPS点采用混凝土强制观测墩,洞内的导线点采用仪器托架与强制对中标志实现,仪器托架通过安置全站仪实现强制对中,强制对中标志通过安装精密棱镜实现强制对中,仪器托架设置在洞内侧壁上;观测时,首先采用自由设站的方式,在进洞GPS点上架设全站仪,后视已知GPS控制点,前视第一对洞内导线点,完成观测后,再分别在第一对洞内导线点上采用自由设站的方式,观测进洞GPS控制点与第二对洞内导线点,通过大量多余观测与构网形式观测,实现洞内外进洞联系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形式隧道平面联系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构网形式支洞与正洞平面联系测量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支洞与正洞的导线点采用仪器托架,托架设置在洞内侧壁上,并且在支洞与正洞的交叉处布设一对同样的导线点;采用自由设站的方式进行多时段观测时,在支洞与正洞交叉处的导线点后视观测支洞最近的一对导线点,后视观测正洞内前后各一对最近的导线,实现支洞与正洞构网平面联系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形式隧道平面联系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构网形式斜井内交叉导线网和斜井口附近洞外控制点联系测量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进洞与后视GPS点采用混凝土强制观测墩,洞内的交叉导线点常规埋石方式;观测时,首先采用自由设站的方式,在进洞GPS点上架设全站仪,后视已知GPS控制点,前视第一对斜井口的洞内交叉导线点,完成观测后,再分别在第一对洞内交叉导线点上采用自由设站的方式,观测进洞GPS控制点与第二对洞内交叉导线点,最后在合适的位置架设仪器,在合理的位置自由设站,使之能观测第一对洞内交叉导线点与洞外的一对GPS控制点,通过大量多余观测与构网形式观测,实现洞内外进洞联系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87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