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9279.2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3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巫向东;邓行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向东;邓行玲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D7/27;A44B19/4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托件 刀片 布片 压板 底座 冲切模具 长形孔 拉链袋 上表面 一体机 刀口 切孔 下压 粘胶 黏胶 工作效率高 一次性完成 驱动装置 压缩弹性 第一层 粘合 拉链 冲切 平齐 上冲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冲切模具,冲切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能够在布片上冲切长形孔的刀片,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刀片周围的弹性承托件,弹性承托件的上表面高于刀片的刀口,弹性承托件的上方设置有烫压板,烫压板由一驱动装置驱动而可向下压缩弹性承托件以使弹性承托件的上表面与刀片的刀口平齐。本发明作业的过程中,烫压板第一次下压时能够将第一层粘黏胶粘合在布片上,第二次下压时能够在布片上粘有粘黏胶的位置冲切用于安装拉链的长形孔,能够一次性完成两道工序,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的无缝安装设备,特别是一种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
背景技术
拉链在服装、箱包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参照图1,拉链一般包括两片链带111,每片链带111上各自有一列链牙112,一个拉头113夹持两侧的链牙112,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112相互啮合或脱开。传统的拉链在安装使用时,都是通过缝纫设备将两片链带111缝合在安装位置处,缝合完毕后链带111上有明显的缝合痕,应用在服装口袋上时不太美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逐渐出现了无缝拉链,这种拉链的安装工序:1、在布片101的安装位置烫压粘接第一层粘黏胶102;2、在有胶的位置切一个长形的第一通孔104;3、在布片101的另一面烫压粘接第二层粘黏胶103,第二层粘黏胶103上开设有一个长形的第二通孔105,第二通孔105比第一通孔104小,烫压第二层粘黏胶103时,布片101上的第一通孔104要将第二层粘黏胶103上的第二通孔105包围,使第二层粘黏胶103外侧部分与布片101粘接,且第二层粘黏胶103的内侧部分延伸至第一通孔104中;4、将拉链对准第二层粘黏胶103上的第二通孔105,再将拉链的拉头113从下至上穿过第二通孔105,使链带111进入第一通孔104中并与第二层粘黏胶103粘接,再用烫压机烫压拉链与布片101的粘接处,即可完成拉链的无缝安装,美观又牢固。
现有技术中,上述每道工序均需采用一台单独的设备来完成,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能够一次性完成贴第一层粘黏胶和切孔两道工序的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冲切模具,所述冲切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能够在布片上冲切长形孔的刀片,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设置有位于刀片周围的弹性承托件,所述弹性承托件的上表面高于刀片的刀口,所述弹性承托件的上方设置有烫压板,所述烫压板由一驱动装置驱动而可向下压缩弹性承托件以使弹性承托件的上表面与刀片的刀口平齐。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所述冲切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和底座之间通过可压缩的弹性件连接,所述移动座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收纳孔,所述弹性承托件收容在所述收纳孔中,所述弹性承托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移动座的上表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用于给移动座导向的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的上端延伸至收容孔中并与收容孔的侧壁贴合,所述弹性承托件和刀片均设置在所述导向凸块的顶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所述弹性承托件为设置在底座顶部的弹性胶垫,所述弹性胶垫的中部设置有收刀孔,所述刀片的下端与底座固定,上端延伸至所述收刀孔内并与收刀孔的侧壁贴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还包括能够在冲切作业前移动至弹性承托件与烫压板之间的垫板,所述垫板的硬度小于刀片的硬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缝拉链袋粘胶切孔一体机,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垫板插入或退出弹性承托件与烫压板之间的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向东;邓行玲,未经巫向东;邓行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9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材料防水防火板及其穿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膜冲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