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丁砜连续生产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9556.X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杨旭鹏;岳秋生;孙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阳辽东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33/48 | 分类号: | C07D33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史惠莉 |
地址: | 111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丁砜 连续生产 系统 工艺 | ||
环丁砜连续生产系统及工艺涉及环丁砜连续生产系统及工艺。主要是为解决用现有系统和工艺生产的环丁砜纯度低等问题而发明的。合成混合反应器经第一循环泵连接与合成静态混合器连接,合成静态混合器经第一冷却器与合成混合反应器连接;丁二烯计量罐、二氧化硫计量罐、阻聚剂计量罐的出料管线与合成混合反应器相连;合成混合反应器与接收罐连,合成混合反应器与第一列管式冷凝器、压缩机、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第三列管式冷凝器连接;接收罐与加氢混合反应器连接,加氢混合反应器经第二循环泵与加氢静态混合器连,加氢静态混合器经第二冷却器连与加氢混合反应器相连,加氢混合反应器的出料管线经重沸器与精馏塔连接。优点是产品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丁砜连续生产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环丁砜都是采用釜式反应工艺,其缺点是反应物料在反应釜内靠搅拌提高反应物料相互接触面积,因搅拌器转数不可能无限提高,使反应效果受限。
环丁烯砜是采用过量二氧化硫与丁二烯反应合成的,二氧化硫的过量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为后续废气处理增加了难度。
在环丁烯砜的合成工序中物料反应不充分,反应效果差,导致产品纯度低,反应过程因换热不及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料反应效果好,产品纯度高,能实现连续生产,安全性好的环丁砜连续生产系统及工艺。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生产环丁砜的系统包括:丁二烯计量罐、二氧化硫计量罐、阻聚剂计量罐、合成混合反应器、第一循环泵、合成静态混合器、第一冷却器、废气吸收器、接收罐、第一列管式冷凝器、压缩机、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第三列管式冷凝器、二氧化硫接收罐、加氢混合反应器、第二循环泵、加氢静态混合器、第二冷却器、重沸器、精馏塔;
合成混合反应器底部的物料出口与第一循环泵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一循环泵出口与合成静态混合器底部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合成静态混合器顶部的混合物料出口与第一冷却器的进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第一冷却器的出口与合成混合反应器顶部的物料进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合成混合反应器顶部的二氧化硫排放口与废气吸收器的废气进口通过第五管道连接,丁二烯计量罐的出料管线上安装有第一计量泵,二氧化硫计量罐的出料管线上安装有第二计量泵,阻聚剂计量罐上连接有进氮气管线,丁二烯计量罐的出料管线、二氧化硫计量罐的出料管线、阻聚剂计量罐的出料管线另一端都与合成混合反应器相连;
合成混合反应器底部的出料管线与接收罐的入口相连,合成混合反应器顶部的排气口与第一列管式冷凝器顶部的气态二氧化硫进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接收罐顶部连接的脱硫管道的另一端与第六管道相连通,第一列管式冷凝器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冷却水进口和出口与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管程相连通;
第一列管式冷凝器的底部与压缩机的进口之间连接有管道,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二列管式冷凝器顶部的进口通过第七管道相连,第二列管式冷凝器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冷却水进口和出口与第二列管式冷凝器的管程相连通;
第二列管式冷凝器底部的出口与第三列管式冷凝器顶部的进口通过第八管道连接,第三列管式冷凝器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冷却水进口和出口与第三列管式冷凝器的管程相连通;
第三列管式冷凝器底部的出口与二氧化硫接收罐的进口通过第九管道相连,二氧化硫接收罐底部的二氧化硫出料管线的另一端与合成混合反应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阳辽东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辽阳辽东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95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