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的高产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61267.3 申请日: 2018-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9168900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1
发明(设计)人: 吴显宁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乐业百农原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10;A01G24/20;C05G1/00;A01N65/20;A01P7/04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韦玲双
地址: 533200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刺梨 刺梨果实 高产种植 育苗基质 扦插苗 果实采收 施肥管理 田间管理 存活率 刺梨果 含水率 育苗期 定植 泛黄 扦插 修剪 整地 采摘 育苗 果实 种植 管理
【说明书】:

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刺梨的高产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选地、整地;S2育苗:将刺梨扦插苗扦插在厚30厘米的育苗基质上,保持育苗基质的含水率为30‑35%,扦插苗之间间隔50‑60厘米;S3定植;S4田间管理;S5果实采收:当刺梨果皮部分泛黄,立即采摘果实。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通过提高育苗期果苗的存活率,并外加合理的施肥管理、修剪管理等能够提高刺梨果实中营养成分比例从而提高刺梨果实的品质,且提高刺梨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梨的高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属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医药价值,是我国特有并正在大力发展的新兴果树。在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福建、河南等10余省(区)均有商业化栽培。目前,仅贵州省栽培面积已达50万亩以上,已成为全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所产果实50%以上用于榨汁,仅贵州省每年榨汁后产生的果实残渣超过4万吨并逐年增加,目前几乎全部丢弃,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还污染环境。

刺梨主要在山区种植,刺梨的育苗成功率不高、并且育苗的刺梨的品质不高造成移栽后的成活率不高,并且为了增加果实产量,大量施用农药除虫,严重影响了刺梨的品质;并且刺梨施肥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农家肥或速效化肥,通常一年施肥次数在3-4次,化肥的种类和量通常凭借经验,要么营养成分满足不了树体需求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要么因为某一类元素形态过多导致病虫害严重;同时,由于速效化肥流失严重导致肥效利用率低并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梨的高产种植方法,本发明的种植方案通过提高育苗期果苗的存活率,并外加合理的施肥管理、修剪管理等能够提高刺梨果实中营养成分比例从而提高刺梨果实的品质,且提高刺梨的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刺梨的高产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高、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有水源的黄土,首先撒用150-250kg/亩的生石灰撒在基地表面后深耕细作,接着按每亩施入500-800kg农家肥作为基肥,然后按1.5-2.0m厢面开沟,畦深30-40cm;

所述农家肥是将10-20重量份的猪粪、5-8重量份的材火煮饭后的灰烬、5-10重量份稻草、5-8重量份的牛尿相互混合后投入发酵池后盖上遮阳防雨的盖子进行发酵40-50天后即可得到农家肥;

S2育苗:将刺梨扦插苗扦插在厚30厘米的育苗基质上,保持育苗基质的含水率为30-35%,扦插苗之间间隔50-60厘米;所述育苗基质是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按照重量份数计,8-15份炉渣、8-12份榴莲壳、6-15份芦苇秸秆、10-15份麦饭石、15-20份凤尾菇培养菌袋基质、8-12份竹林腐蚀竹叶、10-15份中砂、1-3份EM菌、5-10份牛粪、3-8份石蒜提取物、5-8份乌头提取物;

S3定植:待扦插苗长出3-5个新芽后进行移栽定植于步骤S1中的厢面上,每株扦插幼苗的距离为2-2.5米,在定植前对扦插幼苗的根须进行沾取生根液处理,并且定植前按照定植距离要求预先挖出一个深15-20厘米的定植穴,将扦插幼苗放入定植穴后回填育苗基质,然后在表层撒上一层厚1-2厘米的中砂,接着浇定根水保持育苗基质的水含量达到30-35%即可;

S4田间管理:

定植后的第五个月对刺梨苗施加一次提苗水肥,每株30-60ml;所述提苗水肥是将8-15重量份酒精沼渣、10-18重量份刺梨枯枝、8-15重量份凤尾菇下脚料、3-8重量份催腐剂混合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40-50天后过滤取滤液与水勾兑稀释100-200倍后即可得到提苗水肥;

在每年的5月中旬施加一次生物有机肥,每株2-2.5千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乐业百农原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乐业百农原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1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